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咨询业里的精算师

《陆家嘴》 2013-11-05 14:01:00

责编:群硕系统

毛伟标有着从事金融行业的良好资历,但他却选择转型做咨询。在他看来,咨询行业上升空间更大,且更让人有企业家精神。

手中持有北美注册精算师、中国正精算师和特许金融分析师等多个认证资格证书,在旁人看来已经有足够的资历成为保险行业中的金领,为何在保险事业顺风顺水之际,却选择转型做咨询?记者近日专访了埃森哲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事业部董事总经理毛伟标,聆听他的职场选择。

漂亮的保险业履历

毛伟标200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拥有数学和经济学的双学位,凭借优异的成绩和扎实的数学功底,他顺利进入AIA(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做精算师,四年间先后在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内地工作。

像其他刚入行的年轻人一样,除了要熟悉业务,毛伟标开始着手准备精算师

的考试。毛伟标坦言备考的阶段的确很枯燥,还要占用掉很多周末的时间,但是他认为这是一次对金融行业和专业知识的储备和积累过程,对刚工作的他来说意义重大。

毛伟标对自己的要求并不止于保险行业,当时他做的精算工作会涉及到一些投资知识,他又报了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的考试。“CFA会让你对金融行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即使你不专门做金融投资,只要在金融行业工作,这些都是需要的。”三年考出北美注册精算师,又三年考取特许金融分析师,顺利拿下传闻中世界十大最难考的两个证书,足以证明毛伟标的聪明和刻苦。

毛伟标的办公桌相当整洁,井井有条,没有任何多余的摆设,显得严肃而严谨。但聊起天来却展现出了他的另一面,开朗健谈且有亲和力,在同事的眼中他也是一位丝毫没有架子的上司。

这种性格也让他之后结束了主要与资料和数字打交道的精算工作,在2006年投身全球最大的再保险公司Münchener Rück(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做再保险业务,这份工作需要直接与再保的客户(各家保险公司)打交道。“我们需要跟客户谈各种各样的业务。”毛伟标的工作状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积攒了直保和再保、精算和业务的职业经验,在Münchener Rück工作五年多之后,毛伟标进入世界级的评级公司穆迪(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相比于跟数字打交道的精算工作,毛伟标之后的职业选择都更倾向于与客户打交道,相比于评级公司,咨询行业似乎更符合他的职业定位。因此,一年之后他转战咨询,于去年年底加入埃森哲金融服务事业部。

空间更大的咨询业

“之前在Münchener Rück和Moody’s的工作其实都是做B2B的金融服务,我现在的很多客户基本上都是之前的合作伙伴。”从保险行业转型做咨询并没有让毛伟标感受到很大的鸿沟。“从我的角度,在金融机构和咨询公司需要的东西都差不多,跟人沟通的能力、洞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对业务的理解都是比较雷同的,而且在行业里做得比较好的人其实有很大优势,他对行业认识得更深,更容易被客户认同。”毛伟标说道。

毛伟标介绍说,跟他一样从金融人变身咨询人的例子越来越多。咨询行业变得更有吸引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咨询行业发展的空间会更大,尤其对那些有抱负的行业内精英。“在金融行业内工作,基本上你做到某个位置就没有太多空间可以再往上升,因为行业内是有限制的,它不会因为你业务从100亿增长到1000亿,它会增长10倍的CEO或者CFO数量,但是在咨询行业里你的业务增长10倍,合伙人数量就会增长10倍,因为咨询是跟着业务走的。”毛伟标这样解释转行的理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金融行业精英转型做咨询也体现了咨询公司对行业内人才的求贤若渴。“因为我们的工作是要帮客户解决问题,如果你的水平没有客户高就没有价值了。”毛伟标介绍说,在他负责的保险咨询领域,一些更偏向于方法论和流程性、规划性的项目更适合有咨询背景的人做,而有些项目更需要对行业的洞察,比方关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项目,像他这样有行业经验的人就更容易理解。

说到在金融机构和咨询公司工作的最大不同,毛伟标说:“做咨询会更让人有企业家精神,因为你的工作其实是在跟客户一起合作去运营好一家企业,更有挑战感,你为客户创造价值得到认同的时候,自己会得到满足。这不同于在行业内,即使你位置做得很高,也只是一家大公司的一块。”

看来,毛伟标在埃森哲找到了他所追求的个人价值。

行业趋势是效率和创新

加入埃森哲后,毛伟标主要负责保险行业的咨询项目。

“存在几百年的保险行业天生是一个比较平稳的行业,因为保险行业本身的收入增长就是来源于保费,而且它并不像其他行业那样是短期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不会有大起大落。”毛伟标说。

跟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深度和密度都很低,而中国市场的人口基数很大、经济增长迅速,保险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毛伟标认为:“未来中国大陆保险业的一个趋势是回归传统的定期寿险和健康险等保障型产品,而不是现在的储蓄型、投资型、分红型,这在其他新兴市场譬如中国台湾地区都有类似的发展路径。”

“过去二三十年中国金融业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保险行业的增长相对容易。现在整个经济都处在转型升级和结构改革中,金融业也不例外,作为金融咨询而言,我们帮金融机构提供咨询服务,更多的机会是在转型过程中帮他提升效率,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会比从前更多。”

谈到今年以来的项目,毛伟标说:“项目主要集中在转变增长模式、提高效率和产能方面,但不仅仅涉及到业务模式的转型,后期运营和IT方面的更新换代也成为了大的趋势,保险公司都在试图适应大环境的改变。除了各家都很关注的风险管理,客户更关注客户管理、产品匹配管理、销售渠道管理和代理人管理等,来提高运行效率。”

伴随着“余额宝”的横空出世,2013年被金融行业公认为金融创新元年。而毛伟标所服务的保险行业,也频频甩出创新牌,比如颠覆传统保险营销模式的“众安在线”以及第三方销售渠道淘宝平台的各类创新险。这股创新潮也让金融机构有了前所未有的不安全感。“其实在国外这些都不算创新业务,埃森哲在海外已经在服务很多家类似的客户。”毛伟标说。

作为给金融机构提供战略规划和运营方案的咨询行业,对趋势可能需要比行业内的人看得更早一步。以IT咨询见长的埃森哲早在去年年底就在北京开设了金融服务创新中心,为大中华区的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在战略性增长与转型中展示技术创新方案。“很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是跟经济发展阶段相关的,我们现在很多问题,可能二十年前其他国家都经历过,借助在全球范围内的经验,我们可能更清楚这个趋势是怎么样的。”毛伟标在谈到应对行业创新时,显得信心满满。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