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精灵旅社》:恐怖版爸爸去哪儿

第一财经日报 2013-11-11 05:43:00

责编:群硕系统

恐怖人物被塑造:狼人是个超生狂,弗兰肯斯坦是个热心肠,木乃伊怪是个爱激动的胖子。

 

在幽暗的密林深处,耸立着一幢巍峨的古堡,冷冷的月光投下,正好对准了阁楼顶上神秘的古堡主人,他扬起双臂,枯藤般的长爪露出了斗篷……这是《精灵旅社》的第一个镜头,让人不禁联想起蒂姆·波顿的《断头谷》或是《吸血鬼猎人》的场景。

仅仅几秒钟后,这种“哥特”式的氛围就被打破了。那个长脸、鹰钩鼻、穿斗篷的威严男人是吸血鬼鼻祖“德古拉”,传说中无恶不作的大反面。但他正在想方设法哄女儿睡觉,并不惜采取任何逗乐讨巧的方式,一副慈父的模样。

11月1日,由索尼影业出品的3D动画片《精灵旅社》在全国上映。在《冷瞳》、《异刑》、《诡婴吉咪》等一众惊悚片包围下,这部讲述“德古拉”另类父爱的动画片也许是唯一符合“万圣节档期”特色的合家欢影片。

《精灵旅社》不是分账大片,而是以批片的方式被引入国内的,去年已于北美上映。索尼在制作动画片上并无绝对的名气,国内分账大片的动画片名额因而一向被迪士尼、皮克斯和梦工厂瓜分。但在美国上映时,《精灵旅社》却打败了群众基础甚为庞大的《蓝精灵》,并刷新了当时的首周票房纪录。

跟大多数动画片一样,该片的故事情节走家庭路线。好爸爸“德古拉”独自抚养爱女梅菲丝,为了保护女儿免遭人类的戕害,而特意修建了这座名为“精灵旅社”的城堡,让人类无法接近。梅菲丝118岁生日时,遇见了偶然闯入的少年乔纳森,开始向往起外面的世界,而“德古拉”则想尽一切办法阻吓两人的交往。

从叙事主线上看,影片很像是一部动画片版的《拜见岳父大人》,充满各种“恶父斗女婿”的笑料和包袱。有意思的是,以代际关系,特别是父女关系为切入点的动画片在好莱坞屡见不鲜,这大概与其受众年龄段有关。

《海底总动员》让尼莫自己努力奋斗冲破父亲设立的鱼缸“边界”,找到属于自己的大海。上半年在国内热映的《疯狂原始人》同样以“保守父亲+叛逆女儿”组合呈现。“外面有危险,不能出去”是父亲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而“外面的世界美好而富有刺激”,则是女儿心里的潜台词。一位俊俏青年的出现终于打破了父女的拉锯平衡,女儿逃离了父亲的掌控,而父亲只能放弃陈规,“与时俱进”。而《精灵旅社》中,“德古拉”视梅菲丝为自己怀里永远的“襁褓婴儿”,所以保护她的方式笨拙而不可思议,但父爱如山,最终也领悟到“放手比禁锢让她更快乐”的道理。

《精灵旅社》的主题并不新鲜,甚至有点陈旧,它的出彩之处是人物设定和对奇幻氛围的营造。片中,“德古拉”变成了一个经营旅馆的老板,指挥着僵尸和女巫们服务各种奇怪的宾客,这样的颠覆本身就极具创意。

在西方日益流行的“吸血鬼文化”中,“德古拉”本是邪恶的象征,并被逐渐固定为万圣节的常客。它最早来源于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于1897年的小说,角色设置糅杂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孤独的追问。但因为吸血鬼的“永葆青春”,往往还带有的贵族头衔,它逐渐在当今影视作品中被扭曲和符号化,其悲悯的特质也慢慢被消解掉。比如,热门电影系列《暮光之城》和美剧《吸血鬼日记》就把吸血鬼描述为只会谈情说爱的俊男美女,受到大众的热烈追捧。

《精灵旅社》的导演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对此极为不屑。他曾暗示,《精灵旅社》中“德古拉”的角色就是对《暮光之城》系列的一次反讽。于是,“德古拉”被完全解构了,首先他的身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变成一个单亲父亲。其次,嗜血的本质也被转换为执拗甚至有些絮絮叨叨的普通人模样,什么魅力、聪明、英俊这些形容词完全与他绝缘。他的形象被彻底颠覆——长着一张夸张可爱的大长脸,生气时会变成大红脸,变身时竟是一只小小的蝙蝠,偶尔露出张牙舞爪的样子吓唬人,不但不叫人感到害怕,甚至会引人捧腹。

除了吸血鬼,科学怪人、木乃伊、狼人夫妇加一群孩子、虚幻生物史莱姆、钟楼怪人加西莫多、隐形人、骷髅、僵尸、骑着扫把的女巫、幽灵、挪威海怪、大雪怪、许德拉(希腊传说中的九头怪)、蝇人、史前鱼怪、八脚蜘蛛怪、南瓜头、长着尖耳与尾巴的会飞的恶魔、缩小的风干人头、长着猪耳朵的小魔怪统统在《精灵旅社》中出现。

当然,他们的恐怖姿态都有了变化。狼人是个超生狂,弗兰肯斯坦是个热心肠,木乃伊怪是个爱激动的胖子……一群“怪物”各自都有极强的特点,那种“拟人化”的性格与传统的角色观形成强烈的反差,因而带来笑点。电影节奏很快,也加快了笑点的频率。

“我并不想拍摄什么肢体喜剧,而是想制作一部角色喜剧。也就是说,所有的喜剧元素,都要从角色内部的性格里发射出来,而不是流于表面。” 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解释他的奇思妙想。《精灵旅社》制作时多次难产,五易导演,直到在美国动画圈工作了近20年并多次获得艾美奖的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接手,才最终完成。

他给影片定下了“恐怖喜剧”的基调,希望这部电影既要融合恐怖片元素,又要能逗人发笑,无论是恐怖元素还是喜剧元素,都不能令人反感。

《综艺》杂志给这部影片的评价是,适合10岁以上所有的人看。因为影片虽然定位为“恐怖”,但极少有对抗和暴力镜头,反而充盈着奇思妙想和暖暖爱意。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