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后,13日和14日,中纪委监察部连续两天召开会议传达全会精神。
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成为最近纪检监察机构和体制改革的主基调。
三中全会创新性地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纪委监察部的两次会议,均将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融入到上述概念之中。
13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主持会议。该会议上,“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被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各级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一种是纪委的监督责任。两种“责任”未来都将被强化。
对于后一种责任,中纪委特约监察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纪检监察体制的主要问题在于,机构独立性不够、相对松散,机构授权也不足。因此纪委监察部门对同级党委、政府的监督责任很难落实到位。
上述会议则释放了一定的信号,即是将强化纪委的监督责任,尤其是同级监督责任和权利。同样是中纪委特约监察员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对于未来纪检监察体制的改革方向,可以在两方面着力:第一,搞纪检监察的大部门制,把分散的力量整合起来。把相关部门合并起来,或者形成合力;第二,从同级监督变为提级监督,省级领导由中纪委监督,市级领导由省纪委监督。
对于纪检监察机构能够实现垂直管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一步到位的可能性大不,因为这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一步步逼近改革既定目标的步骤正在实施。
在14日的会议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副书记赵洪祝则代表中纪委为当前纪检监察体制和机制的创新部署了任务:研究制定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的意见;加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追究;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指导意见;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上述任务,特别强调了两个方向:注重制度设计的细节以及与时俱进。
除了具体的任务部署,以及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党纪政纪、涉嫌违法行为审查和处置力度外,上述会议还突出了“腐败预防”的重要性,即对违反党纪政纪、涉嫌违法行为要“抓早抓小”,发现领导干部苗头性问题及时了解核实、诫勉谈话,扯扯袖子,甚至大喝一声。
近一年来,中航工业集团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密集调整,不少党组成员来自中国商飞公司。
魏明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
深圳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号召,“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把改革开放的事情做得更好”
紧盯国资监管责任落实,推动补齐管理短板,唤醒“沉睡”资产。
本文由天风证券宏观团队负责人宋雪涛撰写,分析了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包括美元走弱、内部环境改善以及中国贸易顺差与结售汇顺差之间的差额等因素,并探讨了央行可能的降息策略和财政政策的积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