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谷歌再提退出说 称坚持不过滤搜索结果

一财网 2010-03-12 12:23:00

责编:群硕系统

谷歌公司副总裁黄安娜声称,谷歌将停止在中国的自律性内容审查,甚至不惜“关闭谷歌中国网站并退出中国”。她还指责中国网络管理违背世贸组织相关规定。部分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指出中国政府依法对互联网进行监管,依法打击网络色情以及其他违法信息内容,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和世贸组织相关规定。

当地时间3月10日,谷歌(Google)公司副总裁黄安娜在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听证会上声称,谷歌将停止在中国的自律性内容审查,甚至不惜“关闭谷歌中国网站并退出中国”。她说,谷歌已作好停止在中国业务的准备,强调不会应中国要求过滤网站的搜寻结果。她还指责中国网络管理违背世界贸易组织(WTO)相关规定。

对此,中国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昨日发表评论,指出中国政府依法对互联网进行监管,依法打击网络色情以及其他违法信息内容,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和世贸组织相关规定。任何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都应遵守中国的法律。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忠林说:“无论哪个国家的公司都必须遵守所在国的各项法律法规。”每个国家都有权对互联网内容进行审查,以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利益。

陈忠林认为,谷歌作为搜索引擎,应该对搜索结果中的内容负责,“从法律的角度上讲,造谣的人有责任,传播谣言的人也有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遂宁市市长胡昌升说,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如果不加强对网络空间管理,让一些不良的信息肆意传播,将破坏社会稳定,将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取向引入歧途。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大学副校长苏蓉说,近年来,网络上大量出现传播谣言、发布淫秽色情信息和虚假信息等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中国政府为构建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加强网络监管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中国近期治理网络不良信息的工作,对境外和国内的公司都是一视同仁的。如果谷歌违反了中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而可以不接受相关处理,那么中国的法律将从此失去公平和公正。因此,不能特别、单独地去对待谷歌事件。”

黄安娜还声称,过去几年已有25个外国政府对该公司的服务设置障碍,她敦促国会议员向其他国家施压以使这些国家停止网络内容审查。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表示,谷歌这一说法恰恰证明了很多国家都在行使网络监管权,赞同政府有责任对本国网络内容进行合法与必要的审查。

他说,中国政府出于公共利益考虑,网络监管向来对所有国内外公司都一视同仁,没有针对谷歌或者任何一家其他外国公司,而谷歌是否退出中国市场对中国“没什么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律师施杰说,谷歌公司近来在欧洲也是是非不断,先是3家网站向欧盟委员会提起反垄断投诉,后有意大利米兰一家法庭判处该公司3名现任和前任高管违反涉及隐私权的相关法律,法国和德国等国也对谷歌展开不公平竞争调查,其中发生在意大利的案子就是直接针对搜索结果中的不当内容的。

关于美国方面声称正在研究是否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中国的网络审查措施,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郑志海指出,中国依照本国法律对谷歌实施的管理措施符合中国的WTO承诺。

他说:“网络审查属于WTO赋予每个成员管理的权利。根据WTO规则,成员政府有依法监管的权利,包括审查互联网网站内容。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像网络内容审查等对所有服务提供者普遍适用的措施,只要是合理、客观和公正的,就可以实施。”

“中国政府对内外资互联网企业的监管是一视同仁的,不存在违反国民待遇问题。”郑志海说,“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管理不是出于限制贸易的目的,而是为了致力于网络环境的健康和谐,保护未成年人,禁止有人利用互联网做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事情。如果利用WTO贸易的规则来挑战中国对互联网的管理,显然是搞错了方向,也是站不住脚的。”

谷歌中国去留即将见分晓

谷歌首席执行官施密特星期三在一次媒体峰会上表示,谷歌正在与中国政府进行积极的磋商,“很快就有事情发生”。

施米特宣布了“正在协商”的消息后,国内某微博网站上就盛传:“据客户方面消息,谷歌中国客服和销售已跟客户电话通知:Google.cn可能会在月底关闭。”这随即引起网友猜疑:“难道这就是施密特所说的结果?”几小时后,“牛力群”等网友在其微博上对这一消息进行澄清,称他们联系过谷歌中国,对方表示没听说过这回事,而且“客服先知道谈判结果也不合常理”。

相关人士表示,这条消息确实只是传言,谷歌中国目前的态度仍然与一个月前一致。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高级分析师徐斌认为,谷歌高管看似不同的表态,说明其对于是否退出中国的决心仍然不坚定。谷歌宣布退出,也许只是一种商业策略,“这一事件曾经消沉过一阵,现在又提出来,也许是为吸引眼球。不到万不得已,谷歌不会退出。”

中国IT资源门户网站Zdnet主编高飞也认为,谷歌首席执行官的表态,表明谷歌中国是去还是留,仍有回旋余地。“谷歌能挺直腰板说要退出,可能与其在业界的强竞争力有关。它要求停止审查的目的,也正是考虑到搜索结果的过滤会影响到其搜查引擎的竞争力。”但退出意味着损失中国市场,“要竞争力还是要利益,谷歌一定会自己估量。”

到底是谁在与中方谈判?

分析认为,实际上并不是中国政府与谷歌公司的谈判,而是美国政府替谷歌公司谈判,这是中美双方的博弈,从单纯的市场商业层面已经演变为两国之间的政治对抗。

事实上,在黄安娜参加美国国会听证会后不久,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女发言人卡罗尔?加思丽表示,奥巴马政府正在考虑以设置不公平贸易壁垒为由,将中国审查谷歌中国站点的问题提交世贸组织裁决。随后,又有海外媒体传出消息,美国贸易代表柯克表示,华盛顿正在研究是否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中国网络审查谷歌和其他美国公司。

在太平洋的彼岸,美国欲以中国对谷歌公司实施的网络管理措施违背了中国的WTO承诺为理由起诉中方,其实这才是中美博弈过程的开始。自09年始,互联网政治化的问题就逐渐浮现,这也是不可逆转的过程。同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腾飞指出,信息战是未来国家战略的重点,谷歌事件不可小视。那么对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起诉,中方的胜算到底有多少呢?

为此,全球电子商务专家中国诺网表示,即使起诉成立,中方的胜算仍是毋庸置疑的,而有关美国非政府组织的指责是没有根据的,中国对谷歌实施的管理措施一直以来都是依照本国法律规章制度行事,而谷歌在中国也一直享受其应有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对国内的搜索引擎都一视同仁,因此是符合中国的WTO承诺。再言之,市场开放并不等同于放纵,为了建立健康、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中国进行适当的网络管理是无可厚非的。

随着网络日益发展壮大,所呈现出的问题绵绵不断,国家对网络的管理也远远不只停留在搜索引擎上,尤其是工信部对网站备案的审查更是严审严办。故而中国诺网特别策划了网站备案专题版面,欲助站长们解除备案困扰。

网评谷歌事件

之一:赤裸裸的威胁

有网友分析称,谷歌退出中国事件,并不是普通的商业行为,而是美国政府赤裸裸的威胁。贸易战早已开打;对台军售也只是重复践踏中国的外交底线。谷歌拒绝中国政府的言论审核,威胁退出,是在进一步试探政府和人民之间是不是有裂痕,要侵犯中国内政,蛊惑人权高于主权。

之二:谷歌是被“门”挤死的

也有网友幽默地说,谷歌是被“门”挤死的。

IT评论家洪波总结出近几年谷歌中国的“门”禁史——

2006年2月 牌照门

2006年11月 辞职门

2007年2月 地图门

2007年4月 词库门

2007年5月 抄袭门

2007年6月 报告门

2007年7月 流氓软件门

2007年8月 恶搞门

2007年10月 税务门

2008年3月 抄袭门2.0

2008年3月 漏税门

2008年6月 捐款门

2008年6月 泄密门

2008年11月 广告门

2009年1月 低俗门

2009年4月 低俗门2.0

2009年6月 涉黄门

2009年10月 版权门

2009年12月 涉黄门2.0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