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迷,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自今年3月上任以来,似乎成功破解了如何重振日本经济增长之谜,有望带领经济走出通缩阴影。
上任之初,他就一扫前任之风,果断大胆地推出了震慑全球的“量化与质化宽松”(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asing)计划,也是“安倍经济学”的“货币之箭”。在这位“通缩斗士”的领导下,该计划不仅在股市、汇市、债市激起了一连串反应,也让企业与消费者信心倍增,令日本经济增速加快,通胀止跌回升。
为了帮助日本经济摆脱长达15年的通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去年12月底上任后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以灵活的财政政策、激进的货币政策、深化结构性改革作为“三支箭”的刺激计划,被业界称为“安倍经济学”。其中尤以“货币之箭”最为惊艳。
黑田东彦在4月4日宣布了著名的“量化与质化宽松”计划,承诺将无限量购买资产,到2014年底前将基础货币翻番至270万亿日元,并在两年内实现2%的通胀目标。
黑田东彦的宽松立场早已为人所知,但此轮宽松的激进程度仍然远超市场预期,震慑市场,日元此后大幅贬值,股市喜极而涨。
日本通胀和经济增速并未辜负黑田的努力。日本9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上升0.7%,为连续第四个月较上年同期增长,且接近五年来最大增幅,显示出经济正迈向脱离通缩的迹象。
黑田在国际政策事务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在日本金融圈里最具“国际范儿”,且倡导宽松货币政策的立场与安倍吻合。
日本央行的激进宽松货币政策也一度引发了不少主要国家对新一轮全球“货币战争”的指责,他们担忧其他国家也会效仿日本采取货币贬值政策,引发一场竞争性贬值的恶性循环。
然而,黑田强调,日元贬值并非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目的,最多就是“副产品”,央行意在引导通胀预期,从而让日本经济走出通缩阴影。
“随着8月1日美国关税谈判截止期逼近,参议院选举情况将在最糟糕的时刻,加大日元压力。”
外汇市场的期权交易员们已重新开始做空日元。
日本央行是应该加息抑制通胀,还是在关税前景越发不确定的时期继续保持利率稳定以支持日本经济增长?
市场此前就预计,在近期超长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大幅飙升后,日本央行会希望暂时维持缩表步伐。
美林国际策略师米哈利斯·鲁萨基斯认为:“地缘风险重新成为交易主线。不过,相较传统避险模式,汇率与利率市场反应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