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利率市场化的迅速迈进,银行监管趋严,在加大对银行的盈利压力的同时,也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12月11日,德勤发布了《应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全新挑战》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称,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领域面临八大挑战:利率风险、期限错配、司库管控待加强、利率定价、FTP机制与流动性成本计量、备付金管理、压力测试和系统能力有待提升。
“近年来,存款有定期化的趋势。这要求商业银行存款变成定期,对外客户利率上浮的情况下,如何建立好银行账户的整体框架,流程和程序尚需要建立与自身发展战略相一致。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管理咨询总监张杰表示,“这些已经提到了银行的日程上来,是重中之重。”
白皮书表示,利率市场化推高了银行负债成本,存款定期化和利率上浮是存款成本上升的两大直接原因。存款利率上浮严重威胁银行盈利,根据白皮书的测算,存款成本上涨20%后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五大行净息差将下降40个BP,股份制银行和代表性城商行均下降58个BP。
“负债成本上升和监管限制逼迫银行提升风险偏好,从而发展更多的理财产品和同业业务。从理财业投向上看,货币市场和同业存款基本能够做到期限错配,非标部分称为期限错配的重灾区。”白皮书称。
根据德勤的统计,银行同业存款占所有负债的比重近三年呈现出节节攀升的态势。五大行从同业存款占比从2010年的10.18%增至2012年11.3%,股份制银行从2010年的15.29%增至23.6%,代表性城商行则从2010年的13.37%增至22.38%。
张杰表示,整个利率市场化之后,同业业务的扩大是必然趋势。对于近期推出的同业存单,他认为大额可转让存单先以同业推出,早晚会扩大。推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好处在于能够帮助调节期限错配,对于流动性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白皮书还提出了在利率市场化脚步加快的背景下,银行有必要通过建立并健全统 一的司库管理,强化银行的资金管控能力。同时利率定价、压力测试、备付金管理等方面,均存在压力,银行需要正视并作出改变。
通过投资专项基金、母基金、结构化基金等方式主动融入国家战略。
研究关于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
新规引爆机构“老券抢购潮”,股债走出双强格局,公募基金、南向债券通、信用债、存单、股市可能获得更多资金流入。
新能源项目可报量报价直接参与市场交易,也可以聚合后参与市场交易,未直接或聚合参与市场交易的,默认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
据了解,在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方面,至6月末全市已有139个住房开发项目通过备案进入“白名单”,授信及放款金额均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