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末*ST公司的保壳大战中,变卖家产、出让股权、政府补助等多种形式的保壳手段早已屡见不鲜,但像*ST宝硕(600155.SH)这样屡次靠政府补助完成保壳的公司还不多见。
自2007年“戴帽”以来,*ST宝硕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为负值,在*ST宝硕“披星戴帽”以来三次暂停上市的危机中,均依靠政府补助完成保壳,尤其今年,该公司获得政府补助的技改资金和经营性财政补贴5.12亿元,再次成功实现保壳。
*ST宝硕2013年三季报显示,1~9月其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43万元,净资产-6.3亿元,若2013年继续亏损则会被暂停上市。而此次5.12亿元的政府补助则似一根救命稻草,把该公司从暂停上市的边缘拉了回来。
事实上,*ST宝硕在三次暂停上市的边缘都有政府为其托底。2005年和2006年公司分别亏损2.9亿元、16.6亿元,2007年初被“*ST”,当年破产重整,重整过程中保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豁免了该公司80%的应付款项,使其获得了5038万元的债务重组利得,成功扭亏,实现保壳。然而剔除此项非经常性损益,*ST宝硕则亏损4500万元。
虽然靠债务重组获利实现保壳,但重整后*ST宝硕依然挣扎在亏损的路上,2010年,*ST宝硕再次面临暂停上市危机时,当地政府对该公司突击补助,再次保住了*ST宝硕留在资本市场。
2008和2009年*ST宝硕连续亏损,两年分别亏损7.1亿元和2.9亿元,在2010年继续亏损将面临暂停上市的情况下,当年12月28日,该公司突然公告收到保定市政府为支持困难企业给予公司2010年度财政补贴3000万元,该款项被计入*ST宝硕2010年度营业外收入,*ST宝硕因此在2010年实现盈利587万元,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政府补贴后则亏损3697万元。
资料显示,在*ST宝硕于2010年12月28日获得3000万元政府补助之前,其仅有1200万元的非经常性损益,远不足以覆盖其由于经营亏损的3697万,而政府在12月底紧急对该公司补贴,则为*ST宝硕的保壳完全兜底。
今年12月,保定市政府再一次出手,对*ST宝硕补贴5.12亿元,该公司成功实现了第三次保壳。
有分析认为,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而言并不能成为上市公司扭转业绩的主要因素,且政府补贴非内生性扭亏因素,不具持续性,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仍然要靠自身经营,否则未来仍然会面临暂停上市的问题。
投资是延迟的消费,消费则是另一种投资。
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二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三是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完备;四是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
这一战略聚焦四川、重庆、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广西十省份,覆盖人口逾5亿,经济总量占超全国30%,构筑“大腹地”经济空间。
首先要让企业和投资者在国内市场有可以预期的稳定回报率和利润率,也要改变整个政府体系的激励方向,建议把激励更多给到家庭,为家庭提供更好的收入支持,以及对教育、养老、医疗支出做更多的补贴。
内循环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