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值春运购票季,作为国内唯一的火车票网售平台,12306在强大的抢票客流面前,系统出现登录缓慢,甚至一度瘫痪,此外网站还出现串号,购票者登录自己的账号,却看到了他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信息。
12306现在“逢节必瘫”,安全状况也堪忧,用户恶评如潮。虽然用户怨声载道,但铁路公司似乎不以为然,日子就是这样得过且过,也没有将售票渠道开放的打算。这次出了这么严重的串号事件,连对用户一声道歉都没有。
其实我不反对铁路公司垄断售票服务,如果这样的垄断,能带来优质服务,那未尝不可。但问题是,以12306目前的框架和运营能力,根本不可能提供优质服务,既然如此,铁路公司为何这么死脑筋,把12306这个烫手山芋紧紧抱在怀中呢?
一个反面的例证是,同样在春运期“一票难求”的飞机票,虽然一些热门线路已无票可订,但是,由此引发的民怨,却远没火车票那么大。
为什么飞机售票没有像火车售票那样招来这么多骂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飞机票的售票资质向商业网站和代理商开放,民众购票,有着多重选择,不用一窝蜂地挤向一个网站,忍受糟糕的购票体验。这种情况下,订票者即便定不到票,也没多少可抱怨的。
反观火车票,此前,京东等网站曾大胆试水网售火车票,却被铁路部门毫不留情封杀。封杀的结果就是,12306独挡春运购票洪峰,所有的怨气和不满,均撒向铁路部门。
火车票为何不能像机票,向社会开放销售权,借各大商业网站成熟的网购平台和支付手段,扩大网上销售的“带宽”?这无疑是公众难以理解的问题。
对此,铁路部门曾给出两种解释。
此前,铁道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火车票销售很复杂,一次列车,有人坐到终点,有人中途下车,还有人从中途上车,坐席不断变化。但所谓复杂,无疑不就是火车坐席变化频繁吗?如果铁路部门对外开放数据接口,相关坐席数据可及时反馈给代售终端,售票网站再进行动态调整,这在技术上难道有什么障碍吗?
铁路负责人还表示,机票出售量相对较少,火车票春运期间可能每天要出票七八百万张,人多、量大,统一购票便于监管。但是,机票销售委托给那么多企业,尚能监管得住,将火车票销售委托给少数几个信誉较好,实力雄厚的商业网站,监管起来就很难吗?所谓监管,是不能为,还是不愿为?
尽管有种种冠冕堂皇的解释,但是媒体的调查却反映出,铁道部封闭垄断的售票模式,动机绝不单纯。数据显示,12306庞大的用户数量和日点击量,已让其跻身世界级电商的行列,12306网站估值达100亿元(据《中国经营报》)。作为铁路公司,自然不愿让肥水外流,让其他电商来分享代购利益。
但是,这种垄断所带来的网络拥堵、重复排队等糟糕的购票体验,却是由普通民众来承担,这种不择手段的逐利心态,是一个铁路公司这种大型国企的该有的作为吗?铁路部门现在对12306升级又升级,但如果花无数钱,打造一个可承受春运购票洪峰的超级网站,平时购票少时,这个网站又处于半闲置的状态,这难道不是一种巨大浪费?
在火车票供需矛盾难以缓解的当下,铁路公司惟一可做的,就是确保售票的透明,提升购票的体验。大型商业网站,他们有着比铁路部门更先进的硬件设备,更丰富的管理维护水平,利用他们的参与,不用花纳税人一个子,就可给民众更好的购票服务,所以火车售票权有什么理由不开放?铁路公司是一心想着自家利益,还是真正把公共利益放在心上,这难道不应当追问吗?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今年春运期间的平均票价要比2024年同期便宜不少,而国产飞机在春运期间的运营成绩,也与同座级其他机型有一定差距。
较去年春运多发送旅客近700万人次,增长近8%,创春运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火车票不好买、飞机票有点贵,顺风车成为划算、省心的新选择,悄然改变春运的出行方式。
增开列车主要为苏北、皖北地区前往上海、南京、宁波、杭州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