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第一财经日报 2010-04-05 10:58:00

责编:群硕系统

有很多人习惯了有钱必须投出去,好像迟了就赶不上末班火车了。

几乎所有人问我的理财问题都从同一句话开始:现在买什么能赚钱。我从未见过一个人,他会从“现在什么风险最大”,开始问问题。

理财的第一考虑不应是如何赚钱,而是如何不亏钱或者少亏钱。

在台湾股市泡沫前,曾有个金融高管的司机,用自己几十年的积蓄买了一小块地,持有到地价上涨后,坐拥百万身家退休,那时他刚年过50。1989年,随着台湾股市进入疯狂状态,他终于与社会中绝大多数人一样开始炒股,一年后的一天,他又重新敲开了老板的门,告诉老板自己输光了全部身家,希望重新为他做司机。

投资上最可怕的亏损不是金钱本身,而是生命和机会。人的一生很短,我想那个老司机,一生很难再有第二次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了。

只要世界存在价格波动,赚钱的机会就永远存在,最关键的是避免失败。

拿破仑说:最重要的永远是最后一战。作为史上最杰出的军人,尽管有土伦战役、意大利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等数十场天才般的杰作,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一定是滑铁卢战役,因为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机会展示他的才华了。小至黄家驹、李小龙,大至约翰·肯尼迪总统,如果上天能再多给十年,他们的成就一定更大。季羡林先生之所以是文坛巨匠,除了德艺双馨外,我想长寿也是原因之一,因为他有更多时间用于累积经验和创作。

我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现在我还有几百万,该买什么呢?”有很多人习惯了有钱必须投出去,好像迟了就赶不上末班火车了。但事实远不是如此,当今的中国,可能是近千年来机会最多的时期,不必人人猴急抢个“少年得志”,有时做个“老不死”可能机会更多。

投资有时需要学习鳄鱼,懂得用潜伏来等待机会。只要你没打算把现金放5年,有时停3~6个月,等看清形势再说也未必是坏事。

什么心态才会不亏钱或少亏钱?

别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永远别相信找上门的简单暴利。2006年世界杯时,有人进行地下赌球,有批人发现其中一个庄家消息很准确,几乎每次跟他下注都会赢,到决赛那天,很多人拿了最大一笔钱给那个庄家下注,这次却血本无归。最后才知道,从第一轮比赛起,庄家就会以很大的样本量给球民打电话,告诉其中一半说A队赢,告诉另一半说B队赢。如果最后A队赢,下轮比赛就只给说A赢的一半球民继续打电话预测。每轮如法炮制,到最后虽剩下的球民已经不多,但这些人已从开始的怀疑变为最后的笃信了。

麦道夫丑闻揭发前,麦道夫的投资人据说每月可以得到1%~2%的稳定回报,12%~24%的稳定年收益在美国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很多投资人就是因为迷信了私密空间、名人头衔而中了圈套。这类“庞式骗局”屡试不爽,一旦有钱后,一定要避免落入类似圈套。对神妙的赚钱术,永远不要去靠近。

只做自己了解的投资。

赚钱的方式有很多种,但不是每种都适合自己。比如收藏就是个门槛很高的投资品种,虽有暴利,但也存在着各种风险。仅国画类就有“仿制、改题跋、臆造、造印、假著录”等多种赝术。没有专业知识,或没有专业团队辅助而贸然进入,往往会血本无归。

对大额投资,应该集中于自己熟悉或有信任能者辅助的方面。

我认识个某商会副会长,一直做金融,两年前曾和我提起准备投个矿,利润很高。等今年再问她时,说最后没有投,因为其中涉及当地政府关系、开采安全、市场销售诸多问题,也不知水深水浅,于是决定放弃。她的态度非常值得借鉴,有时必须抵得住诱惑,“了解和熟悉”是控制风险的好办法。

有充足的信息和思考时间。

股票市场投资也是一样,一个做基金经理的朋友,曾在大量调查后仍然无法确定一家制药公司是否值得投资。最后只好连续几个月去小区门口的药店,定期看该公司药品包装盒上的编号,以确定药品的销售速度。虽然等决定买的时候价格已经涨了20%~30%,但这些调查让他持有股票时安心很多。

麦道夫在东窗事发前,故意营造私密空间,制定特殊游戏规则,如果有投资者问得太多,麦道夫会请他离开游戏。而富人往往碍于面子,不愿被逐。通过这些手段,麦道夫成功阻止了很多人了解真相。

“先了解,再投资”的程序可能会让人失去些买便宜货机会,但能保证不犯错。

跟着感觉走或懂得放弃。

但无论做什么调查和思考,仍然会在做很多投资时下不了决心,因为最后你会发现正反两面的因素都在影响你。如果你是个相对有经验的人,往往可以选择跟着感觉走。但如果自己觉得经验可能不足,也很难判断,只是难以抗拒潜在诱惑的话,放弃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投资就像冲浪,错过一个浪头总还有下一个,重要的是不要被任何一个浪头卷走。(作者为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端个人业务总监)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