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李泰祥:与时间对峙的人

第一财经日报 2014-01-06 14:07:00

责编:群硕系统

“祭出毕生创作菁华,活着就要这般纯真赤裸裸”

1月2日,台湾音乐人李泰祥因甲状腺癌病逝,享年73岁。这个悲伤的消息引起一片叹息,似乎一盏遥远伫立在海那边的灯火骤然熄灭。

“这里是墓园,一些人在世间过完了他们的日子,他们就从这片土地上被收割了,是的,我用的就是这个字眼——‘收割’。”1月3日晚十点半,台湾导演梁志民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刚刚结束一天的话剧《淡水小镇》整排,打开手机,看到了李泰祥去世的消息。那一瞬间,他脑海里回想的,只有这句《淡水小镇》第三幕中的台词,“又一位大师被‘收割’了。”

“李泰祥留下的累累稻穗,曾经深深影响包括我在内的许多音乐人。”梁志民说。1995年,由他执导的果陀剧场的《大鼻子情圣》成为台湾首部大规模的音乐剧,但梁志民回顾,开启他通往音乐剧和戏剧大门的,是1987年由李泰祥作曲的《棋王》。这出由三毛等人编剧,张艾嘉、齐豫主演的作品,也是台湾的首部音乐剧。

1月2日,台湾音乐人李泰祥因甲状腺癌病逝,享年73岁。这个悲伤的消息引起一片叹息,似乎一盏遥远伫立在海那边的灯火骤然熄灭。人们才忽然想起,这位高山一般存在的音乐苦行僧,已经与病魔抗争26载。去年11月,李泰祥病情恶化却付不起高昂手术费,为此友人还发起一场募款活动。一位曾写出《橄榄树》等脍炙人口歌曲的音乐人,晚景如此孤独凄凉,不免令人唏嘘。但关注李泰祥的乐迷知道,每次见到一丁点关于他的消息,总能看到一位达观的老人,身体虽一年比一年衰老,眼神却始终透着年轻时的亮光。

1941年出生在台东马兰乡的李泰祥,是台湾音乐界的异类。他学古典出身,却横跨古典、现代与通俗音乐多领域,将诗歌谱成曲,在台湾民歌运动中成为独树一帜的人物。

李泰祥曾说,他是与时间对峙的人。他的音乐中有巴洛克时代的痕迹,有台湾诗歌的唯美浪漫,而他极爱以古典音乐技法创作流行音乐,为那个年代独具代表性的台湾流行乐塑形。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是一个诗歌兴盛的年代,李泰祥将徐志摩、三毛、郑愁予、余光中、沈吕百等名家的诗作融入音乐中,而这些作品皆以交响乐团或弦乐团伴奏,听他的音乐,人很容易就走入一个特殊的时空中。

 

齐豫、许景淳、潘越云、叶倩文都是李泰祥门下弟子,年轻时代的她们在李泰祥的音乐中轻吟着,唱尽他的爱与浪漫、青春与生命。而在所有弟子中,齐豫是公认最具灵性的一位,号称“天嗓”的她以行云如水般的吟唱,成全了李泰祥的音乐理念。齐豫曾说,李泰祥是浪漫唯美的,他在生活上很任性,但却永远相信阳光。他不喜欢灰暗,讨厌无病呻吟,他热爱的是光明,是华丽,是如同歌剧一样高雅而永恒的声音。

李泰祥从来都不是大众主流的音乐人。早于流行音乐来到如今的嘈杂浮躁之前,他就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孤独与珍贵感。他曾说,“第一次碰到音乐,我就死心塌地为了追求美丽的音乐,我的一生就这样耗下去了。”而他孤单安静地耗在个人世界中,写出《告别》、《橄榄树》、《欢颜》等500多首歌曲。这其中,《橄榄树》曾被李泰祥藏在抽屉里安放八年之久,直到在民谣比赛上听到齐豫的声音,才把《橄榄树》拿出来。1978年,李泰祥为20岁的齐豫制作首张专辑《橄榄树》,齐豫曾说,“作为一个歌者,我竭尽所能地去表达,将李泰祥的曲、诗人们的词和‘我’的感觉融成一片。”

在李泰祥2004年发行的唱片《云在头上飞》中,专辑介绍只一句话:“祭出毕生创作菁华,活着就要这般纯真赤裸裸”。如今看来,当时饱受帕金森病16年折磨的他,是在音乐中自由自在地引吭高歌,如少年般无忧。2009年,68岁的李泰祥坚持发表管弦乐新作,并最后一次公开演唱。那一年,他已被查出患甲状腺癌。

1月5日,台湾艺术家合奏团计划在台南文化中心举办一场“橄榄树下的黄金岁月——李泰祥歌乐经典音乐会”,却不想,这场献给音乐大师的厚礼,最终成为一场追思会。在那晚的音乐会上,李泰祥的女儿李若菱到场首演其新作《橄榄熊》,向父亲致敬。

李若菱告诉媒体,2014年元旦那天,她去看望病榻上的父亲,对着不能说话的父亲轻声耳语:“你是一个很不像爸爸的爸爸,你是一匹野狼,你的精神就像摩托车一样到处奔驰翱翔,为了艺术不断往前走。我相信不管你未来到哪里,都会勇往直前,潇洒地走下去。”瘦削的李泰祥说不出一句话,脸上满是泪水。

林怀民在李泰祥逝世后说:“李泰祥是我们这一代最浪漫、最抒情,也是最雄壮、最才华洋溢的一位作曲家。”而马英九也在其个人网站中缅怀这位出身阿美族的音乐大师,“他不但写出跨越族群与世代的歌曲,还大力培育音乐人才……李泰祥对台湾的贡献从音乐横越到公益,音乐大师,当之无愧。”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