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IPO新规下投资者如何“玩赚”新股

证券日报 2014-01-07 07:48:00

责编:群硕系统

编者按:IPO正式启动后,随着新股发行推出新规则,打新方式必然会出现相应转变,投资者如何在全新的IPO规则下打新赚钱?

编者按:IPO正式启动后,随着新股发行推出新规则,打新方式必然会出现相应转变,投资者如何在全新的IPO规则下打新赚钱?本版通过大量采访,从新股发行配售制度、打新策略、投资各方打新意愿和优化市值配置选择等四方面对参与新股投资的技巧与策略进行深度解读,以飨读者。

新股配售呈现三大变化

新规则或促网上中签率提升

2013年12月13日,上交所、深交所先后发布《上海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按市值申购实施办法》,《深圳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按市值申购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另外证监会也在2013年11月30日出台了《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在上述三大条文中,与以前的新股发行配售规则相比,存在以下三大变化。

新股配售呈现三大变化

首先,最大的变化就是以后按市值申购,以前按资金申购。所谓资金申购主要考虑投资者资金量的大小,在申购上限内,只要投资者资金足额,即可申购。按市值申购即投资者持有市值不低于1万元才能参与申购,申购数量不能超过主承销商规定的申购上限,且不得超过持有市值对应的可申购额度。按照上交所新股申购办法,每1万元市值股票只能获得1个申购单位(每个申购单位1000股),而深交所发布新股申购办法,每1万元市值股票可获得2个申购单位(每个申购单位500股)。

在新办法下,投资者申购新股应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投资者的持股市值,按新股发行前两个交易日(T-2日)的收盘价计算,新股发行当天为T日,T-1日卖出股票资金T日可进行申购;二、投资者“持股市值”是指投资者持有的上海或深圳市场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投资者持有的ETF、封闭式基金、B股股份、债券以及将来持有的优先股市值,不计入投资者用于申购新股的持有市值中。

其次,新办法按市值申购要求“市值分市场计算、分账户申购新股、资金足额才能申购”,按照新的申购要求,投资者在申购委托之前,就必须要将申购款全额存入其在指定交易证券公司开立的资金账户,否则投资者的申购将被认定为无效,这一规定和之前“市值合并结算、账户可跨市场申购、中签后交付资金”有了很大不同。另外,应注意T-2日虽然持有深市股票市值,但若无沪市股票,T日仍不能申购沪市新发行股票,即“市值分市场计算”。

最后,证监会强调券商拥有自主配售权,承销商有了自主配售权,有利于券商培育机构客户,也一定程度促使新股定价的合理化。保荐人会逐步开始平衡发行人和投资者利益,承担更多中介机构的角色,在报价上也自然会提高机构报价的严肃性和敏感性,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会促使发行价格走低。

市值配售挤压打新资金

尽管大部分投资者第一次听说“市值配售”,但新股按市值配售不属于什么新生事物,2002年至2006年间,当股市跌得一蹶不振时,为了振兴股市二级市场,也为了打击在一级市场上“不劳而获”的炒新客,推出了市值配售规则,以努力使一级市场的打新资金分流到二级市场中去。

分析人士表示,“网上配售引入市值配售,至少会让网上中签率提升1倍至3倍。”今后投资者参与网上新股申购,除了必须拥有足额现金外,还要有足够市值的非限售条件持仓股——这必然会分流掉不少打新资金,使“高烧不退”的网上申购降温,从而给上市首日的炒新降温。

2002年实施的市值配售总体上是一个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新股配售方法,新股发行份额除极少数向战略投资者配售外,其余全部网上发行,配售比例在50%至100%之间。不仅如此,投资者参与市值配售无需先缴款,只需要在配售中签后再缴款即可。

此次IPO重启后,市值配售重新归来,但网上配售采取“先缴款再配售”且网上配售比例较去年偏低(今年1月份IP0公司网上配售比例约在20%至40%间)的做法,对于资金薄弱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有一定不利,一方面是中小投资者不能满仓操作,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值参与申购;另一方面是投资者的股票市值要与申购资金相匹配,如果股票市值多而申购资金少的话,投资者同样不能足额申购,但长远来看,新股IPO规则的变化有利于国家对机构投资者的培养,有利于抑制新股上市后股价剧烈波动。

 

相关报道:

市值部分优先配置三类概念股

记者 张晓峰

根据上交所、深交所日前发布的《上海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按市值申购实施办法》,《深圳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按市值申购实施办法》的规定,与过去新股发行配售规则相比,最大的看点就是从按资金申购改变成按市值申购,投资者持有市值不低于1万元才能参与申购。那么,作为中小投资者,持有市值不低于1万元的资金应该优先配置哪些品种呢?

低估值蓝筹股

数据显示,自2013年11月30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宣布IPO开闸,截至昨日,上证指数已累计下跌7.87%。市场担忧打新热情将致A股“失血”,不排除管理层进一步加强大蓝筹公司的市值管理。具体到市值管理的方式,有权威人士表示,在不少大市值上市公司普遍破净的市场环境下,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并进一步注销股份、减少注册资本的方式或许可行。

事实上,为了鼓励银行等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证监会出台优先股试点政策,明确优先股募集资金可用于二级市场回购。不少机构认为,优先股可以补充银行一级资本,能降低股权融资的压力,优先股的发行最利好银行。

IPO受益概念股

IPO重启带来的主题投资机会,主要利好发行券商和创投类公司。

首先,券商股、券商概念股。IPO重启后,暂停一年多的新股正式恢复发行,而券商投行业务也将直接受益于新股IPO发行。从历史规律看,券商股在重启前及重启后都有出色表现,明显跑赢大盘。特别是对于中小市值券商股来说,由于IPO所带来的投行业务业绩敏感度较高,往往一两单的IPO投行业务就可以使得每股收益增厚几分钱,从而迅速提升其估值重心,这就意味着部分管理效率高且能够拥有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券商股,将拥有年报业绩预喜的题材催化剂。

其次,创投类公司也将极大地受益IPO重启,其所投企业的上市将直接为创投类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贡献。近年来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战略目光的企业开始投资具有发展前景企业,而这些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往往有望在近期达到IPO的条件。从投资创投公司家数和每股所含创投金额来看,鲁信创投、大众公用、张江高科、杉杉股份、复星医药、钱江水利、龙头股份等创投概念股会形成积极的刺激效应。

业绩成长概念股

尽管近期市场走势较弱,但目前已经进入年报披露期,业绩大涨个股将成为近期市场的炒作热点,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例如鲁丰股份、三力士等均在公布年报预喜预告后逆市大涨。昨日,东方国信公告2013年净利润预增20%至35%,拟每10股转增10股,卫宁软件公告2013年净利润预增45%至65%,拟每10股转增10股派2元(含税),当日盘中股价表现非常强势。

一般来说,高送转行情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预期阶段、公布阶段和实施阶段。预期阶段,通常在每年11月份至12月份,在这个阶段消息处于朦胧期,大家根据个股的情况进行猜测,对可能进行高送转的股票进行炒作;公布阶段,从年报披露开始一直持续到年报公布完毕,上市公司送转消息正式发布,时间从年初延续到4月底,股票得到充分炒作;实施阶段,股票送转方案正式实施,除权后的股票有填权或贴权两种可能性。

 

参与打新 市场三方各有招式

记者:孔瑞敏

正如网友调侃所言“你打还是不打,新股都在那里,不增不减;你炒还是不炒,资金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打新还是不打新?这是一个问题,需要市场参与各方认真思考;如果打新,各方也都有应对招式。

股民:

不敢奢望打新红包

国内投资者素来热衷“炒新”,新股IPO暂停一年多之后,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资本就像饥饿已久的狼,终于闻到了鲜肉的气味,势必又是一场血腥的厮杀。然而对于广大普通股民来说,似乎有各种不得已的无奈,对于打新红包不抱希望。

或许大盘近日的疲弱已把“势单力薄”的小股民吓得战战兢兢。“我已经深套其中,不舍得割肉止损,又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进去,暂时不考虑打新。”股民王先生甚为苦恼,前段时间他调仓新换了几只股票,近几日大盘十分不给力,竟不幸被套牢。

另一位号称“股海侠客”的股民则一副洒脱的姿态。“中签率太低了,我不跟风凑热闹,静等新股上市后的表现,如果真的是优质股,一定能经得住市场的考验,到时候看得更明白,再入手参与新股炒作也不迟。”

“我还是会参与一把的,毕竟这是监管层从众多排队上市公司中挑出的几家质地优良公司,若能中签,受益也会非常可观的,但投入资金不会超过10万元。"股民赵先生如是说。

不得不承认,此次新股发行开闸,在制度上也约束了一些专门打新资金的热情。“此次申购新股的技术含量还是非常高的,”上述王先生表示“在新的发行制度下,引入了市值配售制度,网上申购的投资者不仅需要持有相应的现金,还必须持有一定的股票市值,实际上打新成本上升了,制约了‘专业打新资金’和散户资金参与打新的热情。”

私募:

绕道公募 曲线参与

上海一家私募投资公司的总裁李先生直言,“我们本打算通过购买债券混合基金打新,现在看来是行不通了。目前还没有其他的打新策略。”

让像李先生这样的私募不能直接参与打新的是一纸规定。中国证券业协会在2013年12月27日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明文规定,投资者不得在债券型投资基金或集合信托计划,也不得在招股说明书、投资协议等文件中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载明以博取一、二级市场价差为目的申购新股的理财产品等证券投资产品。可见,监管层对于预防新股“炒作”十分坚决。

而对于想积极参与打新私募,方法总是有的。目前,公募基金已经推出专门“打新”的结构化产品,可为私募提供专户通道。

券商:

打新热情或反复

在过去的一年里,证监会对800多家拟上市公司进行了大规模财务审查,已经通过审查的83家公司被认为拥有较高财务质量;本次IPO停闸为期较长,投资者对新股的需求较为强烈;加上新规对发行价的规范较为到位,市场对新股高质量预期以及发行价降低高预期容易导致新股在二级市场受到追捧。

但也有理性的机构投资者特别提示了风险,当前A股市场存量资金相对有限,打新资金希望快进快出,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以便二次参与打新,但若无可靠收益打新力度将大减。

兴业证券纪云涛认为, 短期而言新股炒作热情高涨,新股发行办法中强调了很多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其中强制性地遏制新股高价发行的内容非常重要。因而新股的发行价比过去是要低的,发行市盈率比过去也是相对较低。考虑到一年多未发新股,新股历经多次财务审查考验质地较好,新股上市后市场初期需求量非常强劲。但随着发行规模加大以及市场疲软状态的扩散,新股炒作热情可能会有所反复。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