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何做主人

一财网 2014-01-08 13:14:00

责编:群硕系统

社区自治如何实现,民主基因如何在社会体中生长蔓延,民主如何从理想变成生活习惯和成熟模式,就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

一旦理想开始照进现实,人们却瞬间发现,做主人,并不是那么容易

“业委会是大家选举出来的。既然是选举出来的,就是军队的司令部,一声令下,军令如山”。

说这话的是我居住小区某位新业委会“领导”。当时,我和他在小区健身房里面跑步。那台新购置的,价值两万多的跑步机是他的政绩,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他所遭遇的困境:与物业公司的新合同谈判艰难,如果要更换物业,更需要更多业主参与。可是,业主对参与小区公共事务并不热心,对业委会也并不信任。更何况,业委会成立后的一系列举措,在不断激怒业主。这些举措分别是,清理业主的旧自行车,不允许业主在自家门口的公共空间里放置鞋柜和其他杂物……这些举措并未有能够真正执行下去,但是,业委会与大部分业主之间的对立已经开始出现,并且异样的气息越来越浓。

军令如山的话,是我提醒他注意与业主沟通方式和业委会工作方式之后,他对我的回答。仿佛还嫌气氛不够对立紧张,他又专门提醒我,这个曾经的高档小区之所以现在显得“破败”,除了没有管住物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这样的外省人越来越多。

是的,在十年前,这个小区里只有外文和粤语。现在,多了中国各地的方言,有了京剧和大妈舞,甚至,还有人在晚上高音播放红歌。他眼中那个美好的广州,正在消失。

对于这位邻居、“领导”和跑友,我只知道他总是在晚上到会所健身,也会坚持到工作人员下班的最后时刻才离开。我还知道他有两个女儿,住在这个小楼盘的复式单位里,但是,我至今都不清楚他姓什么,做什么。而在已经居住两年多的小区里面,我能叫上名字的邻居只有两户,而更多的,则像虚拟社会中的规则一样,以**爸、**妈的名号称呼——似乎只要一出家门,就得进入线上虚拟状态。

小区的状态具有某种普遍性。在过去的一年中,城市社区自治建设成为媒体关注的话题。而当执政党在其文件中将社会管理替换成社会治理之后,社区自治如何实现,民主基因如何在社会体中生长蔓延,民主如何从理想变成生活习惯和成熟模式,就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但接下来,一旦理想开始照进现实,人们却瞬间发现,做主人,并不是那么容易。

民主属于富人。但是富人密集的高档社区,情况同样难以令人乐观。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何道峰进行的社区自治实验,让人们感受到基层社会再组织化的困难。政府角色定位不清,缺乏社会组织和相关工作人员介入,无论是选民还是被选举者均表现的“不专业”,而品尝权力滋味的业委会们,自己同样不适应在一个民主的,被监督的机制下开展工作。在剥离原来的熟人社会和社区之后,城市居民对于熟人社会并不热心,因为否则,就否定了他当年的选择,而当习惯并厌倦了一个权力过分大的政府之后,对于权力的质疑和厌恶也就是应有之义。小区遭遇公地困境,似乎也变顺理成章。业委会在获得权力之后,如果没有足够的监督机制,又如何保证自己的廉洁效率?实际上,如果仅仅只有选举这一种制约方式,很难保证业委会不成为消失的政府的复制品。

困难让此前对于中国民主充满信心的人们注意到种种细节问题。实际上,现在不是走什么道路的问题,而是怎么走的问题。即便而当现实中与想象中的敌人消失,在一个严重缺乏公共精神的地方建设社会,无论如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曾经的那只手一旦离开,无序和丛林规则似乎必然随之而来。就在不久前,因为业务会更换物业,上海大唐盛世花园酿成命案。我们正在走向劣质民主?

担忧并非仅关涉城市,也是在年底,也是在汕尾陆丰,也是粤东村庄故事,乌坎与博社,仿佛是一棵藤蔓上结出的不同花朵。那些让学者媒体夸赞的残存宗族社会,农村社会自组织,却在展示出如果不能在正确轨道上行进,将会出现的种种可能。

在我居住的小区,今年的圣诞节装饰大大缩水。换来的,就是那台昂贵的跑步机。在雾霾严重的广州,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起码对我而言,必须感谢这位业委会领导。不过,这个压缩小区小朋友们快乐活动的选择,真符合民意吗?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