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说,我对据说是源自胡锡进老师的一则高论深表钦佩。这个高论就是,反腐是场攻坚战,但是中国必须对于腐败保持一定容忍度。
不过,对比胡锡进老师,有一点尚可以自诩的是,我对贪官这种暧昧的感受贯彻始终。我始终觉得,从美学角度,中国的贪官要比其他标杆人物更鲜活,也更人性化和生动一些。比如最近处于风口浪尖,但是其人早已不知何处去的谷俊山将军,我就始终恨不大起来,甚至,扪心自问,还颇有些好感。
好感来自几个方面。首先,谷将军无论是对妻子还是对自家兄弟,乃至对于同袍,都表现的特别有人情味儿。讲义气,重感情,爱家庭,这些不都是一个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吗?当然,这个还算是平常。更紧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无论是谷俊山将军还是其家族,都表现出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足够的好感与继承。在河南濮阳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硬生生搞出了一个将军府,而且,这个将军府,打动古今,文武双修。与谷俊山将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统型故事,相得益彰。如此看来,被信誓旦旦洗心革面的中华文化,被学者们痛心疾首之传统文化中断、文脉中止、欺师灭祖的判断,在谷将军府邸的故事中,一瞬间就被充分证伪了。现实状况是,在这一事件中,中华文化显示出了足够强悍的生命力,而作为文化人,更应该常常自慰一下,无论朝堂上如何变化,大家总会有口饭吃。
一座谷将军府,一个谷俊山,背后就是条明晰的文化产业链:从编造家谱到学者论证,再到吹捧评论。从实体建筑到故宫画工软装,再到园林规划,以及存在学术争议的风水——之所以说存在争议,不是说争议风水科学与否,而是,这个手枪型设计,难道没想到会有自伤之嫌?种种种种,足以看出文化产业在未来中国之必然兴盛。当然,可惜的将军倒台太早,否则,在未来,谷俊山文化产业链,一定会蔓延到影视制作,旅游,酒店文化,演出,印象濮阳等等领域。
谷俊山弟弟曾在河南濮阳老家闹市区建造“将军府”,由谷俊山命名,当地人称作“故宫”
这实在是一个让人兴奋的想象信号。兴奋不是因为卖字是我的营生之一,而是因为,连一个出身河南农家的谷将军都到了如此水准,都知道仓廪足求礼仪,都知道富了贵了就得往自己脸上贴金,那些富了已经两代三代的贵族们,他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究竟会到达一个怎样的高级境界?总有人诟病说中国没有什么贵族,富贵三代才知晓吃饭穿衣,可看看谷将军的故事,这一过程起码已经被证明是大大缩短了。发迹的第一代就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对于文化和艺术的偏好了,那第二代,第三代究竟会达到新的高度,也足够给人们信心了。
所以,接着依然是传说中胡锡进总编的思路,看待中国,一定得看到这个拥有广袤土地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国度的复杂一面,要充分体谅这个国度每迈出一步所特有的艰难和压力,对于一些问题,亦应该抱有足够同情之理解。起码,那个在中州大地上的谷将军府邸,可以留下来,作为国家文脉未绝,新一茬贵族蓬勃成长的明证,虽然谷将军壮志未酬,过早倒在征途上,但是,他毕竟迈开了第一步,有力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韧性。乡绅与士族都在重现,历史折腾了一圈终于回到原点。如此,对于一个立志完成现代化转型的国度而言,究竟是幸呢,还是幸呢?
【一财网首发,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