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整理:第一财经研究院机构策略项目组 罗麒
安信证券2014年1月17日——M2与名义GDP增速裂口或收窄
【核心观点】
结合信用投放量和实体经济融资价格来看,12 月实体经济偏紧的资金状况仍未见到显著改善。M2 同比延续此前两个季度的模式,12 月滑落了0.6,幅度较大。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和基建等高杠杆部门融资需求的回落,有望使得流动性更加积极,也有望带来货币信用与名义GDP 增速之间裂口的收窄。
分析逻辑:
1.12月实体经济偏紧的资金状况仍未见到显著改善
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4825亿,全年新增 8.89万亿元,余额同比14.1%,较11月小幅下降 0.1。中长贷季节性回落,票据融资继续被压缩;社会融资规模总量新增 1.23万亿,与11月持平。测算余额同比17.8%,下滑 0.7,幅度显著。债券融资下滑显著,信托贷款增量平稳,委托贷款增量显著,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反弹。资金价格层面,此轮票据利率的上升慢了半拍。
量的继续低增长和持续偏高的资金价格说明,12 月份,实体经济偏紧的资金状况仍未见到显著改善。
【图片 1】 贷款余额同比与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同比
2.M2同比延续季末回落模式
12月M2同比增长13.6%,较11月下降0.6,幅度显著。季末M2同比增速下跌这一模式在2013年6月、9月均出现过。
从存款性公司概览来看,信贷增速变化不大、国外净资产增速12月可能还有小幅回升,暗示M2增速季末回落主要受到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金融部门债权(负债方对应非存款类机构在存款类机构的同业存款)增速下降的影响。这一下降过程发生在2013年5月份以后。2014年2季度以后,随着基数效应的消除,数据层面上M2同比季末回落的这一模式可能随之消失。
【图片 2】 M1、M2余额同比
3.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裂口出现原因
M2增速与名义GDP 增速出现明显的裂口,我们认为出现裂口最为关键的原因是:以房地产和基建为代表的高杠杆部门投资的恢复。与制造业部门相比,房地产和基建活动对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更高。这意味着,房地产和基建活动支持的经济恢复,需要更多的银行信用支持,也因此对应着更高的货币增长。
决策当局维持传统的货币量的调控思路和调控技术,没有很好地意识到经济构成层面的这一变化、并适应M2与名义GDP增速之间裂口的扩大,可能是偏紧货币政策倾向的一部分原因。
4. 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裂口在未来或将收窄
2013年房地产市场的恢复动力来源于均值回归,2013年4季度以来,均值回归的支持动力有所消退,短周期内地产市场可能有所降温,这将带来地产投资和地产行业融资需求的回落。出于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的考虑,在经济没有显著恶化的情形下,政府基建投资面临下行风险。
总的来看,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此类高杠杆部门的融资需求将有所回落,这一方面带来短期流动性往积极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之间的裂口显著收窄。
【图片 3】 货币信用增速与名义GDP 增速之间的裂口在未来或将收窄
(独家整理: 第一财经研究院机构策略项目组)
推荐:
请关注【全球宏观与投资策略】微信号:IIStrategy
——聚焦全球宏观,精耕投资策略
关于我们
【全球宏观与投资策略】订阅号为第一财经研究院机构策略项目组出品。聚焦全球宏观,精耕投资策略。致力于成为最专业的中文投资策略平台,专业服务买方投资人,第一时间发现、筛选、深度分析最优秀的投资策略。覆盖全球宏观,以及股票、债券、商品、外汇等大类资产。
【全球宏观与投资策略】订阅号发布内容100%为第一财经研究院机构策略项目组独家整理,以系统性丰富中文世界全球宏观与投资策略资讯,为中国金融与投资体系的全球化贡献力量。
我们服务于全新的投资逻辑2.0时代。我们理解,最近几年中国金融投资已经从国内、单市场、单向的投资逻辑1.0时代,提升为国内外、跨资产、注重对冲的投资逻辑2.0时代。丰富这一时代的全球宏观与投资策略资讯,是我们的理想、定位与目标。
更完备、更集中的全球宏观与投资策略资讯,机构策略网(www.iistrategy.com)上线进入倒计时,敬请期待。任何建议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iis@yicai.com
版权声明:
尊重原创,期待合作,不可抄袭。未经【全球宏观与投资策略】订阅号许可,任何个人与单位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M2同比增8.3%,外贸连续七个季度同比增长。
当前经济已呈现出稳中向好态势,稳固这一难得的态势,市场最期许的是民营经济的活力回归和经济的烟火气。
目前货币政策的状态是“适度宽松”的,金融总量指标增速明显快于经济增速。
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68万亿元。5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0.2万亿元,同比增长6.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6.32万亿元,同比增长7.1%。
在季节性效应、关税冲击以及债务置换等多因素影响下,4月新增信贷有所回落,但政府债发行等支撑下,社融增速呈稳步走高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