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特批”三无产品进店的沃尔玛中国公司,迫于各方压力,决定升级合规流程,确保在产品进店销售之前已获得产品相关证照及其它所需文件。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1月29日早上获悉,沃尔玛中国表示“将升级合规流程,并确保产品进店达到八项要求”。这八项要求是:
要求检查所有商品标签, 且能够准确反映产品成分;
要求每个单品需要具有相关政府检测报告,包括:进口产品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具的卫生证书;非进口产品有政府部门检测机构或经过政府认证的第三方实验室出具的测试报告以及所有QS认证;相关产品需要具备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从供应商或生产商处取得所售商品的样品或图片;
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生产商的各类许可证(如:营业执照、税务证、生产许可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等);核对供应商所供产品声称的信息的真实性(如:“有机”、“世界知名品牌”和“有益健康”等);要求生产商提供政府核准的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要求供应商提供所需知识产权文件。
据央视报道,记者在沃尔玛店采访时看到近200份经过特批的入场通行证,涉及年份从2006年到2013年。这些“特批”食品有的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有的没有“QS”生产许可标识,有的没有检验报告,有的没有食品流通许可证等。而依照国家相关法规,存在上述情况的商品均不得进入市场销售。
对于上述报道,沃尔玛中国公司24日称,“特批流程仅限于为已有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信任基础的供应商来加速商品审批流程”,“公司也绝不允许假冒产品或次品流入商场”。
沃尔玛中国对记者表示,升级合规流程每年需要搜集、组织、整理和存档超过100万份文件。沃尔玛中国称,已经投资建立了一个能够使供应商上传所有所需法律文件、由计算机支持的信息系统。该系统从2013年9月开始试运行,可广泛应用于整个供应链。
以月饼的采购过程为例。沃尔玛称,要在中秋之前几个月就开始准备拟采购的月饼品类。向供货商下订单时,他们还没有生产出任何产品。因此,尚不能取得最终销售月饼所需的全套证件。而上述经过升级的系统将提醒沃尔玛在该商品上架销售之前,获取样品、检验报告和其他所有所需的各种证件。
沃尔玛中国公司表示,将加快供应商采用上传资质证明文件的线上合规系统,并于今年2月份举办的供应商大会上重申政府的相关要求,以确保沃尔玛货架上每一件商品都拥有完整的资质证明文件。
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于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商店。
但近年来,沃尔玛在内地的门店不断曝出丑闻,劣迹斑斑。继“狐狸肉事件”和“特批潜规则”后,近日又有媒体再度曝光,从番禺沃尔玛买的牛肉汉堡扒中牛肉含量仅为四成,其余主要是鸡肉。
2011年,沃尔玛就曾因“绿色猪肉”事件,其重庆10家分店停业整顿15天,被罚款约269万元。据重庆市工商局通报,2006年以来,因销售过期食品、不合格食品、虚假宣传等行为,沃尔玛在当地的门店被工商部门处罚过21次。
4月底沃尔玛以及其他大零售商的高管在白宫同特朗普政府官员进行了会晤。
商家如何应对成本压力?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美国总统特朗普批评沃尔玛将涨价归咎于关税,并建议其自行承担成本而非转嫁给顾客。
报道称,沃尔玛、塔吉特和家得宝的首席执行官直截了当地对特朗普发出警告,称其关税和贸易政策可能扰乱供应链,提高物价,并且让美国民众的货架变得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