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半个世纪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第一财经日报 2010-04-29 11:59:00

责编:群硕系统

成都市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保园,也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15个入选实物建设案例的项目之一。

最近,成都市活水公园的游客接待中心正在忙着装修,而来自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这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保园,也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15个入选实物建设案例的项目之一。

成都活水公园的兴建源于府南河整治工程。其创意来自于美国环境艺术家、美国水保护协会创始人贝西·达蒙。“当时贝西·达蒙在很多城市推广自己的创意,但是却没有得到采纳,最终成都市接受了她的建议。”活水公园相关人士介绍。

公园于199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目前运行状况依然良好,其整体设计为鱼形,寓意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关系鱼水难分。它向人们演示了被污染的水在自然界中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故取名为“活水”。

活水公园已经成为成都城市发展理念变迁的一个缩影。随着统筹城乡试验区建设的推进,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在去年年底连续考察了多个一线城市的发展路径之后,成都充满底气并雄心壮志地提出要建设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城乡一体化的7年实践

长期以来,地处内陆的成都呈现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无论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乃至公共管理上,大城市和大农村实行分治。更关键的是,“在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农村已经被改革所遗忘。”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陈家泽表示。

因此,成都自2003年开始自发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而这一战略得到中央政府的肯定,2007年,成都获批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1月,成都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通过确权颁证,让农户明晰在土地财产上的权利边界,最重要的意义是再造了农村的微观基础,农村形成基于市场化改革的取向,使这样一种微观基础完善自己的激励机制。这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基础。”陈家泽说。

实际上,在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成都还重点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并率先在地方开启“大部制”,破除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撤并相关政府部门。

今年1月18日,由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厉以宁担任总顾问的研究报告认为,成都市为破解西部乃至全国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提供了大量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当前成都已经具备了提升城市能级的一些基本条件,并具有较强的内在推动力,正在努力融入全球城市网络。而蒙代尔表示,成都将可能成为中国TOP4城市。

不过,随之而来的课题摆在决策层面前。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表示,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探索已经进行了六年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城乡一体化要“化”成什么样?今后该怎么走?

去年年底,带着这样的问题,成都市党政代表团先后对国内一线城市进行考察,在总结国内一线城市的发展道路,以及这些城市现在面临的发展瓶颈和制约之后,一幅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画卷浮现出来。

“零碳成都”之后

成都显现出后发的优势。相比北京等这些“摆得满满当当”的城市,成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为了避免规划的短期行为,成都正在制定30~50年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长远规划。

李春城表示,我们不但要彻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解决“三农”难题;而且要力争走出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不断巩固和完善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其实,成都的“灵感”来源于霍华德于1898年那本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作者针对当时大批农民流入城市,造成城市膨胀和生活条件恶化,提出建设新型城市的方案。

在确定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之后,成都该怎么走下去?“田园城市”需要什么样的产业支撑?

在最近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成都)论坛上,已经有专家对2004年提出“零碳成都”之后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

4月11日,由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担任课题组组长的“成都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组肯定了成都低碳发展经验。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评价道:“成都的低碳城市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成都现在面临加快发展追赶先进地区的步伐,同时也要解决经济快速增长所引发的问题。而构建一个低碳产业结构无疑是成都的最佳选择。

“知识智力密集、不依附于资源消耗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低碳生产力的产业形态。”潘家华认为。而这正是成都已经形成的产业结构,目前成都已经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主导的绿色产业结构。

5年前,成都市正式提出,将软件产业作为全市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发展。成都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付学坤表示,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定位。

最近成都又推出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概念规划蓝图。按照田园城市的理念和要求,在全域成都的视野下,将整个成都分为4个总体功能区、13个市级产业功能区和11条示范线,明确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导则。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