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梅葆玖:“能把父亲的戏传下去,就没白活”

第一财经日报 2010-06-04 11:25:00

责编:群硕系统

76岁的梅葆玖说起往事来,吊角眼微微上扬,眼神清亮,仿佛说着一段戏文,说完一段轻轻欠身,像在谢幕——为长长的往事分一个段落。

“我十岁开始学戏,第一次登台是十岁生日,演《三娘教子》,唱老生的是卢燕的妈妈,卢燕的父亲去世后,她妈妈带着她住在我们家。”76岁的梅葆玖说起往事来,吊角眼微微上扬,眼神清亮,仿佛说着一段戏文,说完一段轻轻欠身,像在谢幕——为长长的往事分一个段落。

与传统科班的老师傅不同,父亲梅兰芳因为早有出访欧洲、美国的经历,了解西方的教育,早早地在梅葆玖在内的弟子身上用启发式教育,孩子们唱错了戏文,梅兰芳也不用家法,不用顶着水碗罚跪。家里的一面小镜子,是梅葆玖儿时常常相对的事物,父亲让他日日照着镜子看口型,即使需要张大嘴巴唱的句子,也只是开内口,温婉清秀的神儿。

“父亲有111个磕头的弟子,他曾打趣说,要不108将得了。我有26个学生,从1990年台湾的魏海敏第一个入门做磕头弟子,到最近的21岁的郑箫,我能把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戏传下去,这辈子就没白活。”梅葆玖朗然一笑,又欠一欠身子,调整坐姿,眼神照样亮起来。

日前,“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把2010年度奖项授予梅葆玖,奖掖他在传承京剧艺术方面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同往届的获奖者一样,梅葆玖获得万宝龙提供的15000欧元奖金,作为其指定的文化艺术组织或文化发展计划之用。

梅兰芳开创的梅派艺术曾与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的现实主义戏剧、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叙事体戏剧,并称世界戏剧艺术三大体系。舞台的写意性与程式化、虚拟性的表演、卓尔不群的台风丰富着世界戏剧舞台的语汇,为今天的实验戏剧提供启示。而今,传统戏剧的演出土壤在现代都市文明的冲决中,支离破碎,却从来不乏为这门古老而寂寞的艺术迷醉的人士,为传承艺术努力。万宝龙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暨万宝龙文化基金会副主席贝陆慈(Lutz Bethge)先生在授奖现场表示:“今年的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将颁给京剧艺术家梅葆玖先生,以表彰他为弘扬京剧艺术、振兴戏曲文化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我们希望此举能够吸引更多意趣高尚的人士加入艺术赞助的行列,推动艺术赞助事业向前发展,从而更广泛地唤起对文化和艺术的支持。”

“谭鑫培的老生艺术,而今已经发展到第7代,我们的后人中,大哥的儿子是有条件学戏的,但正该学习的年纪,碰上‘文革’,错过了,而今他在日本的一家银行做事。一代一代想起来,是很让人难过的事。”梅葆玖感叹,孩子们看着我们所经历的事,印象很深刻的,这条路是非常非常艰苦的,不是苦,是艰辛,非常艰辛。1964年样板戏一来,老戏就再不能演了,男旦则更是奇怪的事,“荀慧生、尚小云被迫害至死。那时,我还是小萝卜头,肉体上没遭到太严重的迫害,但让我去管音响,我就去管音响,想着能学门技术也好。”再次登台唱的《霸王别姬》一出,为复出苦练了一年,在天津的大剧院连演十场,场场爆满,人山人海。

24岁到40岁,16年好时光倏忽而逝,在梅葆玖心里,最好的时光是这之前,跟父亲学戏的生活,十岁,父母亲要看看他是否有学戏的条件,教他一出《三娘教子》,第一次登台在上海的黄金大戏院,扮薛倚哥,是十岁生日3月18日那天,“那时候我年纪小,不知道害怕,梳个小辫,背个书包,上得台去”,开腔一段二簧原板:“有薛倚在学中来把书念,怀抱着圣贤书转回家园。众学友一个个说长道短,他道我无娘亲好不惨然。因此上回家去”,“父亲母亲觉得我有学戏的条件”,抗战胜利后,跟随父亲的“梅兰芳剧团”走南闯北地演出,父亲演小姐杜丽娘,梅葆玖则演小秋香,父亲演白蛇,他就演青蛇,“一直跟着父亲,在大环境里接受艺术的熏陶,是我的黄金时期”。

父亲是启发式的教育。唱错了的地方,他会为我开脱说:“唱戏的不出错,难道让听戏的出错吗?”1959年,演《穆桂英挂帅》,反串穆桂英的儿子杨文广,姐姐演穆桂英的女儿。“父亲在台上说话,让我觉得好像他就在家里说话一样,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有颗真心在,既是台词也是他真真地对我的关怀,学习吧,一定要真,心地要真,要有爱,一种善良,这种气氛当中人物很容易溶进去,现在我带学生也如此,都是研究生嘛,都是有造诣的,培养教育跟自己的身受领会很重要。”

1982 年,梅葆玖组织了华东6个省的京剧演员到上海来办了3个月的梅派艺术传承班,16个人,4个人一个小组,教《穆桂英挂帅》、《生死恨》、《贵妃醉酒》、《霸王别姬》。这几年,一直带着艺术出访欧洲、美国、日本,“我的学生中李胜素啊,魏海敏都不错。”梅葆玖说。

“对于演员来说,还有什么比得到观众的认可更好呢?”梅葆玖自问,他永远记得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因为去考能开卡车的C本驾照,学车的师傅带他去北京南郊大兴拉蔬菜,遇到一位农村的大姐,大姐一见开卡车的司机是梅葆玖,乐呵呵地说:“哦,是梅葆玖啊,昨天晚上还是个小媳妇呢。”在梅葆玖看来,那是一种很草根的幽默,代表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好时期,即使是在一般人看来那些没有文化的人,都懂得欣赏男旦艺术的妙趣,剧场艺术的假定性原理在普通人心里是成立的。

梅葆玖说,自己得过的奖项有街道颁发的“最佳好邻居奖”、2008年荣获美国政府大奖、2010年荣获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颁发的“艺术大师”及“终身成就”大奖,加上现在的“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专业的戏曲圈内的奖倒好像没有,“我跟我们胡同里的老头老太太们都很好”,“我爱听交响乐,有很多迈克尔·杰克逊,席琳·迪翁的唱片。”梅葆玖说。一丝很童贞的笑闪过。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