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巴基斯坦能出口的东西,不少中国民众的第一印象也许就是地毯和工艺品。很少有人知道,巴基斯坦还能出口牙科和外科手术器材。很多人还有一个误解:巴基斯坦人口众多,出产的粮食可能本国民众都不够吃——事实上,巴基斯坦在2010财年的头8个月中出口大米283万吨,价值14亿美元。
上海世博会巴基斯坦馆中陈列有“中巴领导人互访”、“阿尤布·汗(1967年的巴总统)向毛泽东赠送的芒果”等图片单元。在这样一个对两国之间“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关系作出颇多注解的展馆中,《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日前对巴基斯坦贸易发展局(TDAP)首席执行官赛义德·莫希布拉·沙赫(Syed Mohibullah Shah)作了专访。
纺织品领衔四大优先产业
第一财经日报:最近关于TDAP的很多商业新闻都与巴基斯坦的纺织品出口有关。你们为什么这么努力推动纺织品出口?
沙赫:巴基斯坦是全球第四大棉花生产国,我们出产世界上品质最好的棉花中的几种,而且巴基斯坦有生产纺织品的悠久历史。此外,纺织业为巴基斯坦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也能为这个国家挣得很多外汇。
日报:中国是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曾经降低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危机爆发后又上调了退税率,这些对巴基斯坦同行有影响吗?
沙赫:全球市场是开放的,竞争很充分,因此如果中国降低纺织品出口退税率,那或许是为了促进产业升级,使其高附加值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全世界有超过 80个国家能以工业化模式生产纺织品,因此这个市场是由80个以上的国家分享的。我们也有很强的纺织产业,我们相信它能够继续发展,巴政府将继续采取措施对纺织产业提供支持,使其也能升级,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
日报: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哪些是巴基斯坦优先发展的产业?
沙赫:有4个产业拥有优先地位,它们或是具有最大的发展潜力,或是对GDP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或是对出口很有意义。一是刚才谈到的纺织业;二是农产品产业,巴基斯坦是全球第六大小麦生产国,是居第十一位的大米生产国,是第五大牛奶生产国,是第十六大牛羊肉生产国,所以我们在农产品领域具有相对优势。
第三个是矿业和金属制品业。巴基斯坦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比如宝石、准宝石、能源、金属类矿产。
第四个优先发展产业是服务业。
1.18亿消费者的市场
日报: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资助了什么项目来帮巴基斯坦民众参与出口产业?
沙赫:抛开其他国家不言。中巴之间的经贸、政治、外交、安全方面的友好关系由来已久。目前在巴基斯坦,中国的国有和私有企业正在参与的项目超过250个,在巴基斯坦设立分支机构的中国公司超过60家,有1.2万名中国工程师和工人在巴基斯坦从事各种工程项目。
巴基斯坦正在专门为中国建立一个经济特区。而且,巴中之间已有自由贸易协定(FTA)。所有这些都说明,中巴之间的贸易、经济、投资、技术合作正在而且必将与日俱增。
日报:中国现已成为巴基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巴基斯坦在2009财年中,对华贸易存在33.85亿美元的逆差。两国将怎样平衡彼此之间的贸易关系?
沙赫:这个专为中国而设的经济特区就是我们为了平衡双边贸易关系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另外,我们两国将在今年底对双边FTA的实施状况作一个总结。巴基斯坦也在采取很多措施,在中国的城市推介自己的产品,我们驻上海的总领事正在操持设立一个巴基斯坦商业中心,在昆明也有这样的计划。
日报:在巴基斯坦,安全形势对外国投资者仍是最大的挑战。你能告诉潜在的中国投资者,什么时候是在巴投资的最佳时机吗?
沙赫:外国投资者进入我们国家已经很多年了,至今仍然源源不断。就像我刚才所说的,中国就在巴基斯坦参与250多个项目。
至于安全隐忧,那的确存在,但限于一些地区——主要是部族地区。所以在很多地区和城市,人们生活是正常的,秩序是稳定和平的。在卡拉奇、伊斯兰堡等城市,新的产业、新的工厂正在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