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化妆台前,只需半小时的化妆和换装,娜塔莉(Nathalie Lhermitte)就能从自己的身体里走出来,“变”成法国香颂歌后皮亚芙(Edith Piaf)。
“我没想过要模仿她。皮亚芙无法被模仿,她是独一无二的。”娜塔莉一边解开头顶上的发卷一边说,“就像你看到的,我的头发是金棕色,而她是黑色。我不是皮亚芙,我只是在扮演她。我希望观众能通过歌声重温法国香颂的繁荣年代,感受到法国文化的魅力。”
6月20日,当娜塔莉站在上海音乐厅的舞台上,在极简的黑色舞台背景中亮起歌喉时,在场观众无不惊讶:她的声音、神情乃至走路的姿态都酷似皮亚芙。这场名为《玫瑰人生》的音乐剧跟那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同名电影一样,都是借用戏剧的形式来重塑法国歌后的坎坷人生,让人们恍若又见到皮亚芙。
“她是法国流行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她的一生就是一部戏剧。”40岁的娜塔莉说,她从4岁就开始听皮亚芙的歌,能扮演皮亚芙是她音乐生涯中颇有意义的事情:“我小时候虽然无法理解皮亚芙所写的歌词内容,也不知道她的悲伤或喜悦,但却被她声音蕴含的力量和美妙旋律牢牢吸引,这就是皮亚芙的伟大之处——她的音乐魔力是超越语言限制的,即使你不懂法语也会被她打动。”为扮演好皮亚芙,娜塔莉做了大量的准备。她的音色偏明亮,而皮亚芙的音质比较沙哑,“我不断训练自己去靠近她。我看了她大量的演出资料,揣摩她微笑、走路、说话的样子。”
这是一场极简的音乐剧,一个歌手、一个旁白、一个手风琴师就构成了舞台的全部,一道追光灯照在身着黑色小礼服的娜塔莉身上,观众们屏息凝神听她演唱,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经典老歌中。如果说电影《玫瑰人生》的悲剧结局带给影迷们的是唏嘘和悲凉,那这场音乐剧的氛围恰好相反,它将浪漫动听的音乐作为主要基调,将一些调侃幽默的语言穿插于严酷的现实间,展现出法国人独有的心态。用娜塔莉的话来说,她不希望人们悲伤地去怀念皮亚芙,而是面带微笑地聆听歌后留给世界的美好旋律。
身高不到1.50米的小个子皮亚芙,被法国人亲切地称为“小鸟歌后”,她一生创作的80多首歌大部分成为后世经典,被世界各地的歌手翻唱。音乐剧《玫瑰人生》选择了其中的19 首,并以此串起歌后戏剧化的一生。曾扮演过多部音乐剧女主角的娜塔莉,可谓经验丰富,但要在一场音乐会中独自唱足这19首歌,并跨越歌后47年的人生轨迹,仍然相当吃力。“《玫瑰人生》的音乐剧走遍了20多个国家,演出了600多场。对我来说,每一场演出都是难忘的时光,是一段特殊的旅程。”
在《玫瑰人生》的演出之后,娜塔莉将带着另一部音乐剧《温柔的法国》进驻世博会,这部由法国著名影星阿兰·德龙为上海世博会量身制作的音乐剧中,也将出现皮亚芙最著名的那首《玫瑰人生》。
虽然世界贸易面临的不确定性挑战仍在加剧,但全球商界的合作持续加深,也在以市场主导的双向奔赴中,寻求着长期共赢的方式。
今年前5个月入境日本的国际游客总数,累计达1814万,超过了去年同期1464.17万的最高纪录。
根据预估,大阪世博会展馆建设和运营所带来的经济效应达到总计2.9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80亿元)。
与主要品类的出口额相比,访日游客的消费规模仅次于汽车出口额。
世博会期间,日本预计将接待访客2820万人次,其中350万人来自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