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斗彩鸡缸杯:为何屡拍高价?

一财网 2014-04-09 16:37:00

责编:群硕系统

刘益谦再度出手,以2.8亿港元天价拍得成化斗彩鸡缸杯。

将陷于巨大争议的天价拍品《功甫贴》安放在龙美术馆之后,大藏家刘益谦转身再度出手,以2.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25亿元)的价格拍得成化斗彩鸡缸杯。这一价格与9年前在英国上拍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价格逼近。当年,这件创下中国瓷器拍卖纪录的元青花的成交价为2.3亿元人民币。

其实,早在拍卖之前苏富比对这件拍品的估价就已经高达2亿至3亿港币。所以昨日当此件瓷器的拍卖价格从香港苏富比传来之时,业内人士显得平静,许多人认为这一价格符合事先的预期。

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主任陆明华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道:“成化斗彩鸡缸杯存世极少。且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题咏,因而早在明清两代就有很大名气。历来被认为价值高昂。”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协会执行会长陈鹏举则在接受采访时说:“成化斗彩鸡缸杯是非常重要的瓷器,拍出这样的高价也是情理之中。”

通过电话委托拍得鸡缸杯后,刘益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明成化鸡缸杯是在传世等各方面比较明确的拍品,也是瓷器收藏界很多人只在书本里看见过的藏品,今天我有幸能把他买回来,是种缘分也是种福分。”而面对2.25亿元人民币的高价,刘益谦则说:“15年,价格有几倍上涨也很正常,15年的物价上涨幅度都可能超过这个幅度,一件好的艺术品很难用时间和价格去衡量它。”

对于素来出手豪阔的刘益谦来说,这一次由他买下这件拍品并不令人意外。更令人好奇的反而是这件口径8厘米的酒杯缘何具有如此高昂的价值?

成化瓷器,贵乎稀有

成化斗彩鸡缸杯为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烧造时因帝王之家的高要求,成品率不高,上品供奉宫廷,次品则被销毁,因而流传到民间的数量极少。在古代瓷器收藏家之中就已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宁存成窑,不苟富贵。”另在《万历野获篇》中则有“成窑酒杯,没对至博银百金。”成化官窑瓷器受人追捧程度可见一斑。

在中国瓷器发展的历史上,宋代五大名窑、明代以及清三代瓷器一直为收藏家所追捧,这三个时期的瓷器各有特点,也各有拥趸。在陶瓷研究学者陆明华看来,很难说那一种瓷器是最有价值的,不同时代、不同种类的瓷器也很难进行单纯的比较。但“就明代而言,永乐、宣德、成化瓷器历来价值高昂。”

成化瓷器的精美,与当朝的帝王有关。“成化皇帝性格懦弱,导致其御用瓷器有一种独特的淡雅之感。”陈鹏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因而,成化瓷器往往以一种特殊的美学品味为后世所认同。“现在瓷器收藏圈子里,清三代瓷器因为烧制工艺的先进而不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瓷器。比较受到认可的是宋代五大名窑以及明代瓷器。而元青花则代表了青花瓷起源时候的状态。”

昨天拍出的鸡缸杯原先的拥有者、著名古董商乔瑟普?埃斯肯纳茨介绍此物时曾提到:“中国瓷器数成化斗彩鸡缸杯最为珍稀罕贵,仅有不足20件真品存世。”对此,本报在向陆明华及陈鹏举求证时得到的答复均是:“存世数量几何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民间流传极少。另据陆明华透露:“成化斗彩瓷器基本存于两家故宫博物院,少量流传海外,极少见于民间。”

斗彩工艺与文人题咏

在陆明华看来,成化斗彩鸡缸杯的价值也与历代文人的追捧及题咏息息相关。尤其是在清朝,康熙皇帝近臣高士奇为其撰写了“鸡缸杯歌”,收录于《高江村集》中。此后,雍正、乾隆朝产生大量仿品,名气进一步打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斗彩瓷器的制作工艺也比较繁复。据陆明华介绍,斗彩工艺是采用青花青花料勾出图案纹样的轮廓,画完后再附上白釉,入窑高温烧制。之后再填上红、黄、绿、紫等颜料,再入窑低温烧制。因其釉下青花与釉上彩争奇斗艳,所以称为“斗彩”。“烧制难度并不非常高,但主要贵乎稀有。”陆明华说。

成化斗彩鸡缸杯因其为文人赞颂、存世稀少加之工艺精细,在艺术品市场上屡屡拍得高价。1949年,香港古董商仇焱之以千元港币购得一只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被当做一个经典的检漏案例流传于世。1980年11月,在香港苏富比举办的拍卖会上,这件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了528万港元。1999年4月在香港的苏富比举办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保存品相完好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了2917万港元的天价,成为当时中国古代瓷器在拍卖市场上的成交最高纪录。

另据苏富比提供给媒体的资料显示:此件成化斗彩鸡缸杯来源清晰、传承有序。鸡缸杯曾为玫茵堂持有多年。玫茵堂是世界著名的中国瓷器收藏者,其主人斯蒂芬和吉尔伯特?裕利历来行事低调,其部分藏品情况直至1994年《玫茵堂藏中国瓷器》一书出版才首次公之于众。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