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高收益引力 中资房企境外发行美元债吃香

一财网 2014-04-16 15:58:00

责编:群硕系统

由于中国的产业调整政策施行,房地产企业在境内的银行间市场发债直接融资受限。但,当一扇门关上以后,房企们在境外开启的另一扇窗别有一番景象。

别以为中国的债券市场只有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来自中国内地的企业在境外发行美元债券正在形成一个庞大的债券市场,它已然引起全球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并且成为了亚洲债券市场重要的一部分。

更有意思的是,这部分债券的发行主体绝大多数为中国内地市场多年来关注的焦点——房地产企业。由于中国的产业调整政策施行,房地产企业在境内的银行间市场发债直接融资受限。但,当一扇门关上以后,房企们在境外开启的另一扇窗别有一番景象。

房产企业投融资需求仍然强劲

“来自中国境内90%的发债主体出自房地产行业,对投资者来说是非常‘美味’的投资产品。”有30多年投资经验的Gregor Carle,来自一家著名的投资公司Fidelity Worldwide Investment,长驻香港,他绝对看好未来几年中国境内企业在境外发行美元债券的盛况——美联储的宽松政策还在继续,这为中国境内企业提供了可供融资的资金。他说,看一看中国内地不断高涨的地价和不断卖出的住房用地就会知道,房地产企业的投融资需求仍然强劲。

另一方面,对投资者来说,这些房地产企业发行的美元债券利率要高于欧美市场债券“好多好多”,而且,到目前来看,除了在几年前,金融危机时期亚洲债券市场出现过几乎创了历史纪录的10%的违约率以后,现在违约率可以说几乎为零。当然,他也并不认为零违约就是完全的好事,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讲,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投资市场。

过去,在Gregor Carle的投资回报中,其中业绩指数的20%都是基于对中资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显然,他如此热爱这个投资标的和市场。而且,来自欧洲的同事被他带着在亚太市场走了一圈后,也改变了对这个市场曾经有过的偏见,表示要好好研究一下。

其实,与Gregor Carle看法相同的投资者并不在少数。来自汇丰银行负责高收益债券市场投资的Wallace Lam同样对投资中国境内企业债券颇有心得。他说,和美欧市场相比,中国的高收益债券收益要远远高于这些地区,而且亚洲的违约率又是偏低的,中国的高收益债券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标的,未来供应会增长,投资也会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Wallace Lam在这里用的“高收益债”特指了包括来自中国境内企业发行的债券,而这部分债券大多数是中国境内的房地产企业债券。EUROMONYSEMINARS正在上海举办的第八届中国高收益和企业债券市场论坛名称颇值得玩味,他们称境内企业在境外发行的美元债券为“中国高收益和企业债券”。这个连续在上海举办的债券市场论坛其实关注的主体也是那些想在境外发行美元债券的中资企业以及相对应的投资者。

高收益引力

中资房地产企业的动向也会牵引投资者的关注。今年3月,房地产企业浙江兴润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兴润置业”)出现的违约事件是否让境外投资者感到悲观呢?汇丰银行的Wallace Lam称,兴润置业的事件非常典型,它是民营企业,并非上市公司,没有办法获得更多资本,这家公司仅有30多亿元的资产,但却有35亿元的负债,明显资不抵债,这对于任何一个行业的企业来说都会出问题。他说,中国市场有上万家房地产企业,排行前50的企业大部分都发行债券,未来中国房地产企业将会出现大的整合,剩下的将是一些比较大的房地产龙头企业。而且,在境外发行美元债券的房地产企业,都是上市的、有评级的、发过债的房地产企业。因此,他认为,未来几年的企业债券还将有一个大发展。

评级公司的消息也非常令人振奋。来自评级公司穆迪的高级副总裁Laura Acres昨天在上海发表演讲时称,2013年亚洲高收益债市场表现得特别棒,特别是中国市场;到了2014年,截至目前,亚洲高收益债市场的发债企业有54%来自中国境内,还有很多企业在排队等着发债,其中一半来自于房地产企业。“在亚洲市场,中国的高收益债的评级是非常高的,而且对中国企业的评级升级的比降级的多。从未来趋势来看,中国的发展比其它地区显然更为强劲,能够稳定地发展。” Laura Acres说。

细数中国境内房地产企业在境外发债已屡见不鲜。万科、SOHO、恒大、方兴、禹洲等房企均在境外发行过美元债券,同时它们也成就了一个时期内亚洲债券市场的买卖繁荣。这些房地产企业发行的美元债券曾有过高于10%的发行利率,评级稍好的公司,5%、6%的“低价”也曾出现。与美元的低利率相比,这样的投资产品无疑“棒极了”。

一方面是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另一方面是渴求资本的中资房地产企业,两者相遇,两厢情愿。Laura Acres的话说得中肯:“中资房地产企业在境外的美元债券发行满足了它们成长的需要”。目前,中国境内的银行间市场还没有对房地产企业敞开大门,无疑,未来美元债券融资还将继续。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