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时期进入近代社会的日本,其西部中心城市大阪,依靠纺织业和工业起家,却曾经因为工业发展过程中烧煤而引发的粉尘问题,被称为是烟雾之都。二战以后,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大阪的空气、水质等污染问题也变得越发严重。
如何解决已经积累多时的历史性环境遗留问题,重生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达到减少2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要将环保行动与奖励政策连接起来。”大阪副市长北山启三在近日召开的南京世博论坛上说。
北山启三将大阪市整治环境的具体措施一一列举,希望能向世界其他各国推广。其中首要方面就是推广太阳能。“大阪市引进了太阳能发电,因为太阳能发电价格昂贵,所以有来自政府和自治体的补贴。”北山启三说。
比如政府在公共设施屋顶上放置太阳能板,使得太阳能总发电量达到2000千瓦;另外居民如果在自己屋顶上安装太阳能,政府将给相当于20%左右安装成本的补贴。而为了帮助这些太阳能企业的发展,大阪还在沿海地区利用掩埋焚烧灰形成了15公顷的土地,并将这些土地免费租赁给太阳能企业等环保公司,实现了环保企业的聚集。
而一直以地下空间的合理设计著称的大阪市,也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来改善水质,并有效利用因此而生的能源。比如说大阪市在地下建造了蓄水管,将整个区域的下水进行处理。在污水处理中,还会产生以沼气为主要成分的硝化气体,这种气体处理后,能成为城市的气体能源。
另外,土地资源紧张的大阪,面对在过去20年一直呈上升趋势的市区垃圾量,也需作出合适的处理,因为没有更多的土地可以拿来掩埋或者焚烧垃圾。而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大阪同样采取了奖励和环保相结合的措施。
“我们积极推进垃圾的分类活动,比如将罐头、玻璃瓶、塑料瓶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并且发放奖金来鼓励市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北山启三说。同时,大阪市政府还鼓励民间跳蚤市场的发展,“市民可以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拿到跳蚤市场进行销售。”
经过这些举措,目前大阪的垃圾量比高峰时期已经减少了40%。“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要减少垃圾118万吨。”北山启三说。
除了对公众进行奖励以促进环保之外,大阪市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间企业节能环保的奖励措施。一个典型的措施是大阪在全日本率先建立CASBEE制度。CASBEE是一种由政府开发的建筑物综合环境评估系统。这种系统根据建筑物的室内环境和绿化等环境质量功能除以能源消耗等外部环境负荷得出的数据,将其分成不同的等级。在等级评定以后,政府会对那些被评为甲等或者A级的优秀建筑物进行表彰,并给予奖励。
另外,推动大阪从严重的环境污染中重生的另一支活跃力量正是来自民间。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之际,也是大阪市民环保维权运动风起云涌之时。这些民间维权组织成为推动大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才使大阪经数十年环保改造,从一个烟雾之都转身,变为世界知名的“绿色之城”。
根据预估,大阪世博会展馆建设和运营所带来的经济效应达到总计2.9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80亿元)。
与主要品类的出口额相比,访日游客的消费规模仅次于汽车出口额。
世博会期间,日本预计将接待访客2820万人次,其中350万人来自海外。
春节期间的日本游看涨。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进博会和世博会都承载着促进国际理解与合作共赢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