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李彦宏:百度大脑“智商”已相当于两三岁小孩

一财网 2014-04-24 16:38:00

责编:群硕系统

百度内部有个‘百度大脑’的项目,用技术模拟人脑思维,现在大约已经相当于2-3岁孩子的智力水平。李彦宏说,他在美国学习人工智能时,这一学科在美国已经有了半个世纪,他却觉得拿来没什么实际用处,都是理论知识。但是最近几年就完全不一样了。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从量产发生质变。

当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中的腾讯、阿里巴巴正在围绕移动入口广撒投资网“买未来”,百度则正在从内生技术里“谋未来”。

“百度内部有个‘百度大脑’的项目,用技术模拟人脑思维,现在大约已经相当于2-3岁孩子的智力水平。随着计算成本的飞速下降和计算能力的飞速提升,未来十几二十年,这样的大脑或许要比人脑还要聪明。”4月24日,百度董事长兼CEO对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媒体表示。

李彦宏说,他在美国学习人工智能时,这一学科在美国已经有了半个世纪,他却觉得拿来没什么实际用处,都是理论知识。但是最近几年就完全不一样了。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从量产发生质变。

“人们会习惯忽视量变,但质变的时候会被打得措手不及。”李彦宏说。

据记者了解,2013年年初百度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IDL(Institute of Deep Learning)成立,李彦宏亲自任院长一职,出马延揽硅谷技术专家。如前Facebook资深科学家徐伟、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统计学教授张潼,异构计算专家、前AMD异构系统首席软件架构师吴韧、“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余凯等专家加入。

在2014年,百度通过“少帅计划”揽人才,面向全球招募9名30岁以下的人工智能领域青年精英,提供的是T9、T10职级,这意味着年薪百万元人民币起步。

今日百度对外表示,深度学习在百度自身产品上已经应用。例如“百度大脑”已经可以理解语音、图像、文本形式的检索请求,根据相关性做搜索排序;以及通过CTR (广告点击率)预估,做广告的精准匹配

最新的进展是,通过深度学习技术的“百度大脑”,在语音技术方面,相对错误率降低了25%以上,移动搜索中文语音识别率突破90%;图像技术方面,推出全网人脸搜索引擎;而在全流量上线广告CTR的预估方面也有提升。

目前百度的做法是把开放云、数据工厂、百度大脑组成 “大数据引擎”,把大数据存储、分析和智能化处理等一整套核心能力通过平台化、接口化的方式对外开放。

其大数据引擎将经历逐步开放的过程,目前采取邀请制和免费模式,和政府、非政府组织、制造、医疗、金融、零售和教育等传统领域展开合作。这些合作企业和机构将能够在线使用百度的大数据架构,处理自身积累的大数据,同时融合百度大数据技术进行挖掘处理,改造传统行业的企业管理、商业模式等环节。

例如,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副主任高福表示介绍,双方将结合疾控大数据与百度大数据,建成中国首个流感预测系统。

一位百度内部人士则对记者表示,传统行业市场空间较大,大量行业的单行业产值都在万亿级以上,百度大数据核心能力的开放的“野心”是撬动万亿级产业升级的想象空间。

以下是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演讲实录:

百度大数据技术开放日Robin讲话实录

各位来宾,欢迎大家来到百度技术开放日。

今天来了这么多人,我非常高兴,这起码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对技术更加关注了。今天这样一个时刻,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刻。待会儿我会讲为什么。

我先回顾一下在几年前我就开始讲的互联网思维。大约四年前,也同样是在百度的活动上,当时来了很多传统产业的老板、企业家,我跟他们讲,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像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现在四年过去了,这种观念已经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甚至企业以外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人所认可了。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互联网正在颠覆各种各样的传统产业。其实这个趋势在过去几年一直在发生。

直到去年我看到还有很多企业家、还有很多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样一个趋势对他的影响有多么巨大。所以我在去年百度联盟峰会上放了一个狠话:互联网正在加速淘汰传统产业。从去年五月份到现在,我觉得很多事情发生了改变、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很多的产业也发生了改变。互联网几乎首先是颠覆了媒体,后来颠覆了零售,再往后是旅游,再往后是金融,金融可能现在刚刚开始。但是,这样一个一个的传统行业不断被互联网冲击甚至颠覆,就使得越来越多人开始着急,开始说:互联网真的来了,跟我是有关的,不仅跟我的日常生活有关,跟我企业有关,也跟我的生意有关。所以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开始讲技术,开始讲大数据,这个东西到底对大家意味着什么。

某种意义上讲,过去这几年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可能让很多人同意了一个观点,就是互联网正在改变中国。但是未来会发生什么呢?我觉得可能很多人还没能特别想得清楚。未来会发生一件事就是技术会改变互联网。

中国的互联网中现在已经有20年的发展历程了。我相信很多人在过去很多年都切身感觉到互联网对自己生活的改变,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感受到技术对于互联网的改变呢?并不多。过去这几十年,技术发展得不快吗?其实也不是。但是当技术在积累过程当中,它还没有真正开始爆发出来、没有影响到你具体的衣食住行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感觉到。不仅仅是你感觉不到,我有时候也感觉不到。像我是学计算机的,我们在美国学人工智能的时候,那个时候人工智能发展已经有半个世纪时间、大概五六十年,但学完之后我发现没什么实际的用处,都是些理论的东西,真正拿到实际的应用当中,说这个东西就是人工智能做的,别的做不了,这种东西非常少。我学完之后,也只能跟别人讲人工智能没什么用,对实际的应用价值是非常非常小的。一直到前几年可能很多人还是有这样的观念,但是最近几年就完全不一样了。技术积累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会发生从量变到质变。量变过程中不会觉得它有多么significant,但当发生质变的时候就有可能被打得措手不及。而我们人的思维通常习惯于去想量变的事情,而忽视质变、即将到来的质变。

我记得我小时候看科幻小说,比如小灵通漫游未来,讲到2000年的时候,西红柿会长得像西瓜一样大,这是典型的量变思维,西红柿长大到西瓜那么大还是西红柿。小的西红柿和大的西红柿,都是西红柿,但当量变发生到一定程度它会发生质变,我们想的却比较少。包括我们这些学计算机的,我们都知道摩尔定律,都知道每隔18个月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会增加一倍,它的成本会下降到原来一半。当你理解的这个东西的时候会发现它是一种量变,计算机计算能力越来越快、存储成本越来越低。这个东西连续几十年发生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就是人工智能有一天真的开始有用了、计算机也真的可以像人一样开始思考了。

所以,在百度内部我们有一个叫做“百度大脑”的项目。这个项目实际上用很多计算机加上我们的人工智能,再加上深度学习这些技术去模拟人脑的思维。现在做到什么地步呢?现在大约相当于两到三岁孩子的智力水平。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模拟人大脑思维的系统。但是当你想象,摩尔定律继续做十年、二十年的话,这样的一个大脑很有可能就会比人脑还要聪明,那时候质变就会发生。

所以,一方面互联网在改变中国,这个可以说是过去式,甚至是现在进行式,可是我们怎么样能够为未来时做准备呢?我觉得这就需要我们对技术,对大数据,或者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相关技术,有一个及早的了解、及早的认知、及早的拥抱。

我相信在未来当技术真正改变互联网的时候,我们所有在座的人能抢得先机。谢谢!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