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导演伯纳德·韦伯(Bernard Weber)曾执导了数部电影,但几乎都默默无闻。但出于10年前的一次突发奇想,韦伯却成了这个星球上“奇迹”的总导演。那部冗长的片子叫“新世界七大奇迹”。
争论不休的“新世界七大奇迹”早已在2007年7月7日落下帷幕。不过,伯纳德·韦伯充分发挥了作为导演讲故事的本领,如同乔治·卢卡斯永不落幕的《星战》一样,新的“七大”又拉开了序幕,这次,名为“新世界七大自然奇迹”。
“关于各种文明的竞选,本身就是对不同价值观的维护。而我总认为,互动比告知更有效。”伯纳德·韦伯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受以色列旅游局之邀,伯纳德·韦伯日前来到上海世博会参加以色列旅游周对“死海”的推广。在“新世界七大自然奇迹”最终的28个候选名单中,“死海”赫然在列。
曾激怒埃及人
公元前200年,古希腊人费隆编写了一个“世界七大奇迹”的列表,但至今存世的只有埃及金字塔。这成了伯纳德·韦伯灵感的源泉,1999年,他在瑞士注册了“新世界七大奇迹”协会,用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的形式在网络上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七大奇迹”评选的网站。他们模仿了费隆所依据的标准:壮观、复杂、有历史意义、承载着文化和在建筑学上的重要意义。
这种史无前例的通过全球网友对文明“选秀”的方式,起初并未获得过多关注。不过,导演就是导演。伯纳德·韦伯打了个巧妙的擦边球,他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费德利克·马约尔加入到这个团队。“与联合国的合作”一度让人们以为这个只是民间发起的评选活动“被官方化”且显得正式起来。
虚涨的民族自豪感在网络间滋生并泛滥。截至2007年7月7日评选结果出来前,全世界有近4500万人次在网络上为“新世界七大奇迹”投票。
事实是,“新世界七大奇迹”在网络上迟迟不被关注的最后一年,却突然成了各国民众争论的焦点。有人为金字塔鸣冤,最后一轮揭幕前,金字塔一直获选票高居第一,而最后却未入选“新七大”;有人为全球投票的方式叫好,认为“拉近了文明间的现代联系”……
“第一阶段曾遭遇过很多困难,不过不断有人通过电话和E-mail给我反馈,这给了我很大鼓舞。”伯纳德·韦伯介绍说。不过,最终,埃及的金字塔和法国的埃菲尔铁塔都名落孙山,与“新七大”擦肩而过。这被归结为当地政府和民众对此事并不支持。
“我在埃及遭遇了很大的困难。”伯纳德·韦伯说,当地多家媒体用整版报道来指责“新七大”,只因“新七大”把埃及的金字塔排在了候选名单的第18位,这被认为是对埃及文化的攻击——事实上,这只是按照字母排序,金字塔(Pyramid)排在后面而已。
埃及人还制造舆论,说把金字塔与埃菲尔铁塔放在一起,就是对埃及文化的亵渎。当伯纳德·韦伯想通过“新七大”获得埃及的官方支持时,被泼了一盆冷水:埃及政府拒绝与伯纳德·韦伯接触,埃及警察还阻止伯纳德·韦伯在开罗召开关于“新七大”的新闻发布会。
“当我曾经在开罗要下飞机时,需要18个人的保安团队。”伯纳德·韦伯回忆说。
最终,由于埃及方面坚决反对将金字塔列为“新七大”候选地,伯纳德·韦伯的协会决定将金字塔作为荣誉候选地,而不再作为投票对象。
“互动比告知更有效”
尽管伯纳德·韦伯最终没有“登”上金字塔,但这并没有阻止伯纳德·韦伯作为世界奇迹的导演者获取大量票房收入。英国的《世界新闻报》在此后的调查中发现,伯纳德·韦伯于2007年7月7日在葡萄牙举办的颁奖大会中,光电视转播权收入和企业赞助、政府赞助就获利不菲。尽管中国、埃及、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对这种投资排名的兴趣并不大,但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以色列、马尔代夫、波兰等似乎对此很感兴趣。
在最新一轮的“新世界七大自然奇迹”介绍中,伯纳德·韦伯号称能使全球参与投票的人次达到10亿。结果将于2011年11月11日公布。当然,候选名单中并没有那些人们熟知的名字,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世界自然遗产”最多的国家西班牙甚至无一处“奇迹”入选。珠穆朗玛峰早早出局,未入选最终名单。可想而知,大堡礁之类的旅游胜地代替了真正的鬼斧神工。
“这种投票能唤醒全球对文明的共同记忆,由于害怕失去这些自然景观,人们才更容易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这方面,互动比告知更有效。”伯纳德·韦伯说。换句话说,谁又能反对“记忆全球文明”这种高尚的事呢?而且,它理论上最大的支持者,是全世界的网友。
“互联网是一种最便捷的投票方式,只要一台电脑和一个网络端,人人都可以接收到相同的信息。”伯纳德·韦伯说,“网络投票也是一种最理性的方式,所以我们看到,投给‘古罗马斗兽场’的人不仅仅是意大利人。”
世博会博物馆全程参展,共接待观众260万名、各级贵宾近百批、近500人次,国内外媒体宣传曝光量近900万次。共举办各类活动14场,其中,闭幕期间连续举办的2场国际高端对话、2场高规格参访和2场捐赠活动为参展画上圆满句号。
大阪世博会闭幕后,日本国际博览会协会会长十仓雅和表示:“必须将高涨的(商贸)势头延续下去。”
上海-大阪世博互动圆桌会回顾了上海世博会的辉煌成就,展望了大阪世博会的未来愿景,强调了世博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虽然世界贸易面临的不确定性挑战仍在加剧,但全球商界的合作持续加深,也在以市场主导的双向奔赴中,寻求着长期共赢的方式。
今年前5个月入境日本的国际游客总数,累计达1814万,超过了去年同期1464.17万的最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