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博云新材并购预案被指泄露

第一财经日报 2014-05-27 08:07:00

责编:群硕系统

若信息提前泄露坐实,公司层面或将面临监管层的处罚。

停牌一周之后,博云新材(002297.SZ)披露了非公开发行预案并于昨日复牌。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价不出意外地上演了“一字涨停”。但就在停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5月16日),博云新材忽然被大量资金追捧并最终涨停。业内人士分析称,并购预案公布前公司股价突然涨停,不排除信息提前泄露的可能,若信息提前泄露坐实,公司层面或将面临监管层的处罚。

溢价收购关联方资产

博云新材近日披露的预案显示,拟进行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用于收购资产以及补充流动资金。而由于收购标的资产有自身公司股东参股,故此次收购资产构成关联交易。

公告显示,博云新材拟以每股8.38元的价格非公开发行7500万股,共计募集资金6.285亿元。其中2.785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另外3.5亿元则用于收购长沙伟徽高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伟徽新材”)100%的股权。

资料显示,伟徽新材是一家以高新材料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该公司专注于稀有金属碳化物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伟徽新材的资产总额为1.66亿元,负债总额2273.70万元,净资产为1.44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22.02万元,净利润902.99万元。按此计算,3.5亿元的收购价格溢价率达到143.06%。

值得一提的是,伟徽新材的第三大股东湖南湘投高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高创投”,持股比例为5%)是博云新材的第二大股东,持有博云新材6078.02万股(截至一季度末)。同时,博云新材董事长刘文胜为此次拟非公开发行对象之一湖南大博云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大博云”)的合伙人之一,因此此次非公开发行以及收购伟徽新材股权都将构成关联交易。

对于此次收购,博云新材称,将进一步拓展公司产品线,延伸公司产业链,增强公司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新材料行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行业内中小企业占据了较大比重。各中小企业整体规模较小,创新动力不强,技术转化缓慢,未来行业内的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趋势明显。为此,博云新材选择了溢价收购伟徽新材这块关联方资产。

收购信息泄露?

在A股市场整体表现乏善可陈的当下,股价的最佳催化剂之一就是收购资产。而让投资者匪夷所思的是,就在停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博云新材竟然在三连阴之后忽然被资金追捧至涨停。

交易数据显示,5月13日至15日博云新材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但5月16日小幅高开之后,忽然被大量资金追捧并很快被封于涨停板。盘后深交所披露的交易数据显示,中投证券广州中山六路证券营业部净买入881.10万元,国泰君安证券深圳益田路证券营业部跟齐鲁证券石家庄中华南大街证券营业部、民生证券南京雨花西路证券营业部则分别净买入119.20万元、113.95万元和110.98万元。而卖出的前五大交易席位总计才500多万元。

16日收盘后,公司发布停牌公告称,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重大事项,相关事项尚在筹划过程中,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经申请自5月19日开市起停牌。

根据博云新材最新公告,2014年5月20日公司与郭伟等14名自然人股东及高创投、伟徽新材与公司签订了《收购框架协议》,拟用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部分募集资金收购伟徽新材100%的股权。2014年5月22日,大博云、高创投、郭伟、游念东分别与公司签订了《附生效条件的股份认购合同》。

“通常情况下,收购资产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从最初接触到开始商议再到最终确定,并非几天之内可以完成。”上海某上市公司高管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公司股价在停牌拟披露重大事项前忽然涨停的现象,如果的确出现重大事项信息泄露,如今监管层调查十分严格,可能面临处罚。”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