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个人、非营利性组织来说,企业社会责任往往使他们进退两难。如果他们要运作经济实体,是在他们和他们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中分配公司的有限资源以推进社会目标。企业处理这一紧张局势的一种方式一直就是用融合他们的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战略的做法来确保两者之间的和谐。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也不例外。它在这些和其他各种参数内运作,就好像世界的其他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者所做的那样。但它也确实存在重要的差异。1980年以前,单位或工作单位是社会责任的载体。
如今企业社会责任的形式是由西方跨国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的。
相同但又不同
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有两个不同寻常的特点。首先,它从国外来到中国,不是对本地消费者需求的回应。
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发展相对落后。根据亚洲慈善论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在慈善的形成过程中趋向于主要涉及短期行动。而西方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超越了这一点,正慢慢成为公司长期的综合战略规划。
要找到一家公司充分将企业社会责任主动性整合到组织的每一个部分仍然是罕见的。另一家企业社会责任咨询公司商道纵横的最近研究表明,本地企业一般不了解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业绩监测的价值。研究发现,只有121家中国企业公布了2008年1月至11月可持续性报告。(而截至2009年10月,单单上海证券交易所就有800多家上市公司。)更重要的是,一些企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只提供公共缩写本或只授予政府和监管机构权限查看。
全面发展
根据研究,中国企业决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作为在高级管理人员之间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贡献的一部分以提高企业形象;二、以满足政府要求。
由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自上而下的趋势,政府、其组织和私人当地和外国公司都可尽己所能鼓励这种趋势的发展。其中,能够在中国进行更积极的社会责任活动的最紧迫领域包括:
监管和运营环境:政府正在建设一个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可或缺的监管和运营环境。特别是它可以提供税务优惠。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生了。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帮助有效率地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各监管机构已向这一方向迈出了一步。
发展专长: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一个循环主题是人才的落后。但是中国企业现在知道,企业社会责任已排在了政府议事日程的前列。
公众意识:启蒙公众和雇员对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也很有必要。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是不可能很快复制与西方相应的部分,但它逐渐拥有了自己的特色。目前的挑战是促进企业社会责任,以便它不仅有效,而且还可以对商界和华人社会的效益产生良性的循环。
(除第一署名作者外,本文作者还包括Jeff Lee、May Lo、Leonardo Navarro和Azusa Owa,均为沃顿商学院珞德国际关系暨企业管理研究所2010级学生,中文译者为沃顿商学院珞德国际关系暨企业管理研究所中文部主任任长慧教授、2010级双硕士毕业生谭伟林。本文经沃顿知识在线授权刊登,经过编辑与删节)
浦东力争“十五五”期末培育400家出海先锋企业、100家出海企业总部
鼓励企业利用专卖店、快闪店、集合店、电子商务、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新模式,扩大外贸产品内销规模。
中国稀土企业将按照公告要求,强化合规贸易,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相关物项不被用于军事目的或敏感领域。
暂停1家美国涉事企业高粱输华资质,3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并暂停2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产品输华。
意见要求,发展改革等部门要持续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配合有关部门推动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