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成长、高防御性著称的医药板块,整体业绩增速及股价走势自去年下半年明显放缓。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医药行业第一名、海通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周锐周六上午表示,板块未来将因成长预期出现严重分化;投资方向上,医疗服务细分领域将在未来3至5年强于药品制造领域,而创新和并购也将助力提升个股的高成长预期。
周锐介绍,医药板块在2006年至2012年的快速增长,其背后主要动力是政府投入的资金拉动。在此刺激下,鼎盛时期板块内有六成公司保持了30%以上的成长性。而去年起,市场需起仍在放大,但市场购药资金增长已在下降,板块目前呈现平稳增长期。
周锐同时强调,准确的进入细分领域、追寻高成长的公司,仍能在医药板块中发掘出3至5年的稳定成长行情。
医疗领域被周锐首推。他指出,国内以“医”养“药”的体制格局形成已久,但在去年伴随医院改革等出现细微变化,“国内医疗资源目前严重供给不足,未来国家对于‘医’的投入将会加大,我们判断医疗相关细分领域将进入3至5年的成长期。”创新则成为了药企发力的跳板。周锐表示,以往安全无效仿制药的产业现状已被打破,创新已成制药行业发展方向。而目前,国家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制药企业研发能力、创新水平不断创新高;加之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新型医疗领域的兴起,都将让该概念板块成为投资时间长、投资机会多的良田。
此外,伴随板块内个股近一年多来普现成长降速,外延需求也进一步凸现,尤以器械行业并购,未来个股成长性也被周锐看好。
“科创板八条”后百单产业并购发布,助力企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①超级周来袭:非农和通胀数据叠加科技巨头财报 美股反弹能否持续?②高盛警告:美国经济的负面冲击要到5-6月显著出现 美元还会贬值;③艾伯维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高盛:美国医药板块行业情绪略趋积极。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市公司合计新增74例重大资产重组,其中主板45例,科创板29例;新增508单小规模并购。
方案重点布局了数智技术赋能行动、数智转型推广行动、数智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数智监管提升行动四大专项行动。
机构指出,中国本土医药创新逐渐进入收获期,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继续重点看好医药创新主线,同时医药板块基本面持续向上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