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陈光标:靠拆除赚钱,利润只有4%

第一财经日报 2010-08-24 08:21:00

责编:群硕系统

江苏黄埔主要承担大型建筑项目的拆除工作,并从事建筑垃圾中的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再利用。陈光标称,行业赚钱难点在于无法直接拿到拆除项目。

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下称“江苏黄埔”)董事长陈光标把从事建筑垃圾再利用行业看成是在一个“看不见的金矿”里挖金,要真正获得金子是件“苦差事”。“靠拆除赚钱是最难的,往往是人家吃肉我啃骨头。”陈光标昨天向《第一财经日报》如是表示。

江苏黄埔主要承担大型建筑项目的拆除工作,并从事建筑垃圾中的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再利用。他告诉记者,这个行业赚钱难点在于无法直接拿到拆除项目。 “企业业务中的95%都靠二手承包而来。”陈光标表示,在这个过程中能否拿到项目靠的多是权力关系。“拆除行业没有既定的行业操作标准以及法律法规,这让不少企业钻了不小的空子。”

长安街扩宽项目拆除、央视过火大楼拆除工程等等……陈光标坦言,手中大项目虽然不少,但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他向记者透露,目前有不少能拿到一手项目的企业并不配备专业的拆除设备以及人员,而是将项目拆除权层层转包,由接手的二手、三手甚至四手、五手承包商来负责具体拆除。

“拆除完成后,拿到一手项目的企业拿走废旧钢铁,留给二手、三手承包商的多为一些建筑垃圾。”陈光标坦言,一手企业的利润一般可以达到10%~13%左右,而二手、三手承包商的利润只能达到4%左右。

于是,陈光标边拆除边总结,他告诉记者自己曾去德国考察该国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他发现,德国可把建筑垃圾经过设备处理后变成陆地铺路的辅料,陈光标把这种垃圾处理设备称为“变形金刚”。

大受启发的他回国后立刻从德国引进了6台“变形金刚”,每台每小时可产出陆基辅料200吨左右,产出的陆地辅料以20元/吨卖给第三方,在将建筑垃圾进行合理二次利用的同时,增加企业的盈利。

目前,江苏黄埔在全国拥有大型设备600多台,包括挖掘机、推土车、吊车以及近80台从德国进口的“变形金刚”设备。2003年至今,江苏黄埔建筑垃圾产值397亿元,净利润26亿元。但陈光标坦言,由于每台进口机器售价高达500多万元,对企业的前期投入压力颇大。“如果按照传统将建筑垃圾填埋的方式运作,企业的利润一般可达到10%左右,所以现在业内几乎没企业愿意做垃圾二次利用处理。”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