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宝马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安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宝马与华晨已经完成了华晨宝马第二阶段的合资续约,新的合资期限将延长至2028年。今天,记者获悉, 现任华晨宝马主管公关事务副总裁孙玮将于9月1日正式调任宝马中国任副总裁,主管公关事务。现任宝马中国企业与政府事务副总裁吴燕彦今后将专注政府事务。这一举措被视为宝马加深本土化和推进宝马中国与华晨宝马间的战略协同。(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根据第一阶段的协议,华晨宝马的合资合同尚有4年才到期,按照国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期限暂行规定》(下称“合资法规”):约定合营期限的合营企业,合营各方同意延长合营期限的,应在距合营期满六个月前向审查批准机关提出申请。对于提前4年提起延长合资期限的行为,安格认为是双方股东的一种“提前布局”行为。
根据“合资法规”要求,一般项目的合营期限为10年-30年,最长不能超过50年,尽管华晨宝马在近年发展非常迅速,华晨宝马的合资期限也并没有像已经完成续约的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等一样将合资期限再延长20年。
为什么是十年
从目前已签或延长的合资期限来看,汽车合资企业多集中于2030年左右到期,上海大众的合资期限为2028年(一期2003年到期,后续签25年),一汽-大众到2032年,广州本田到2028年、北汽现代到2032年、东风悦达起亚2032年、一汽丰田2030年等。
目前,国家对汽车生产进行非常严格的管控,对内有生产资质的要求,对外资企业到国内进行生产投资也有严格的限制,要求所有境外汽车企业进入国内进行生产必须通过与国内汽车企业进行合资,且外方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不能超过50%。
但从去年底开始,商务部相关官员就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国家要在近期内放开汽车企业的合资股比,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后,国家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今年两会期间的采访中表示,关于汽车公司的“合资股比放开”,国家准备“暂时放一放”,而 “放一放”是多长时间,业内包括中国汽车工程会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玉武、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给出的时间是10年左右,也恰好是在2030年左右。
这期间,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新汽车合资公司的管控力度,据称已基本不再审批通过任何一家新的汽车合资公司。面对一年2000万辆的庞大市场,跨国汽车巨头们在珍惜现有合资机会的同时,又希望未来能尽可能多的享受国内市场红利。尽管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这些跨国巨头的老大们均“习惯性地”表示“密切关注”,但并不愿意深谈。
九年后销量或翻番
由于股东双方并未公布华晨宝马的第二阶段合资细节,安格也不愿多讲。但根据今年3月份双方签署的“宝马集团和华晨集团深化合作备忘录”,华晨宝马将完成新产品、新技术和扩充产能等方面的投资,以及在新能源汽车和其他方面的合作。
2013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共售出39万辆BMW和MINI品牌的汽车,其中华晨宝马的销量是20.74万辆。今年前5个月华晨宝马共完成销售11.62万辆(其中宝马在华BMW品牌在华共销售184823辆),同比增长增长33%,高于整个宝马在华25%的增速。近年来华晨宝马产能快速上升,截至2013年底,华晨宝马已经实现30万辆整车产能。
随着网点和产品、产能的不断完善,安格预计,未来十年宝马在华的年均增长率预计是10%。他说: “目前中国GDP增长在7.5%左右,一般汽车市场会保持与GDP增长差不多的水平,而豪华车市场增长则高于整体汽车市场。”去年BMW和MINI在大陆市场的总销量超过了39万辆,如果以这样的增长速度计算的话,9年后年销量是目前的两倍”。
2025年成都车展的展馆里,合资车企销售人员的脚步比往年更快了。
探索渠道变革已成为合资车企抢回市场份额的重要举措之一。
数据显示7月国内空调线上市场销量方面,格力排名仅次于美的。
奔驰下半年开局迎来了更严峻的挑战。
根据月度初步乘联数据综合预估:7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18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下降4%。今年1-7月累计批发763万辆,同比增长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