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的农贸市场买豆瓣酱的时候,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像一位和气的大婶。
在柏林,默克尔以经常光顾寓所附近的超市而闻名。不过,7月6日一早,当她漫步在成都的神仙树农贸市场,当地的安保部门所做的全面部署也没有让她感到不适应。围观的中国群众或鼓掌叫好,或拿出手机记录下眼前这稀奇的场景。
默克尔饶有兴致地翻看了多种川菜调料,包括一些在德国人看来很神奇的蔬菜根茎。一名富有经验的德方随行人员对德国媒体表示,总理买的一小包四川胡椒足以“把欧洲人的舌头麻痹一整年”。
卖胡椒的摊主对这位来自德国的贵客露出朴实羞涩的微笑,表示不要钱。默克尔自然坚持付款。此外,她还购买了豆瓣酱和朝天椒。这样一来,她的菜篮子里差不多凑齐了宫保鸡丁的配料——这道川菜是她的最爱。
在老牌川菜馆“成都印象”,默克尔认真观摩大厨用她购买的原料烹饪这道菜。也许回到德国后,她会试着运用在这里学到的理论知识,给她的先生秀一下手艺。毕竟,就像她当天早晨说的,她打算在这里“学点什么”。
看好中国城镇化商机
在默克尔4天的行程中,大部分时间还是会用于国事访问。中方领导人对德国代表团发出了多个晚宴和会谈邀请。这是相当特殊的礼遇。德国媒体推测,这也许说明,中方把德国这个欧盟最大经济体的首脑视作整个欧盟的“非正式领导人”。
随默克尔访问中国的德方代表团里聚集了一大批商业领袖和企业掌门人:西门子的克泽尔(Joe Kaeser)、德意志银行的菲辰(Juergen Fitschen)、蒂森克虏伯的赫辛根(Heinrich Hiesinger)、汉莎航空的斯波尔斯(Carsten Spohr)、德国邮政的阿佩尔(Frank Appel)、商业银行的布莱辛(Martin Blessing)、英飞凌的普罗斯(Reinhard Ploss)、软件公司SAP的科格曼(Henning Kagermann)、工业气体巨头林德的比歇勒(Wolfgang Buechele)和德国证券交易所的弗兰乔尼(Reto Francioni)。
默克尔选择四川作为此次访华的首站,反映了德国企业到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发展的强烈兴趣。随着大规模的城镇化,这一地区势必将崛起若干仅次于北上广的特大型城市——单单四川省的人口就超过8000万。道路、运河、垃圾处理系统、供电、供水等需求与日俱增,依托理工类高校的众多IT公司也急需技术和金融服务。这也是众多德国金融机构对此地区感兴趣的原因。
德企投资前沿
四川省内德国企业众多。德国大众在四川的工厂生产中国版的捷达和帕萨特。“如今,在四川的公路上行驶的大多数汽车都是我们生产的。”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在默克尔参观当地的汽车工厂时说。
他同时表示,目前在中国的德国汽车制造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应对电动车发展大潮。鉴于越发严峻的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一直在努力控制空气污染并大力扶持新能源电动车的推广。在此大背景下,电动发动机的开发和制造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充电站建设都是集团面临的难题。
此外,去年9月,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位于成都高新区的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研发基地正式投产。这是西门子在德国之外的首家数字化企业。西门子东北亚区工业业务领域总裁吴和乐(Marc Wucherer)称,这也是西门子在全球考察对比300多个城市后,最终做出的决定。
默克尔以总理身份七度访华:频度创“欧洲纪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日下午在钓鱼台养源斋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
李克强欢迎默克尔再次蝉联德国总理后首次访华。李克强说,德国是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当前两国关系在高水平上不断取得新发展。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成功访德,同德方领导人就深化双边关系与合作达成重要共识。中方愿与德方共同努力,推动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李克强表示,总理女士刚刚访问了成都,相信这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西部地区同德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他期待周一同总理女士举行正式会谈,增进两国政治互信,深化经贸、金融、可持续发展、人文等领域互利合作。
默克尔表示,德中关系十分重要,双方对话与交流十分密切。两国加强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也将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刚刚结束的成都之行给其留下深刻印象,中国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赞叹。
外媒聚焦中德经贸
对于默克尔的第七次访华,德国专家和媒体认为,德中关系目前“动力十足”,维持这一动力是默克尔此访目的之一,而经济将是此访的首要议题。
德国之声网站刊文说,没有任何一个其他欧洲国家政府首脑像默克尔这样密集地会晤中国领导人。中国对德国经济的作用非常重要。除美国外,德国还没有与任何一个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保持着如此密切的经济联系。
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负责人海尔曼说,德中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两国经济间的互补性。他说,德国的机械、化学和电子等领域产品为中国目前工业化阶段所需,而中国制造的消费品在德国非常受欢迎。
在投资领域,中德两国合作已不再是“单行道”,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德国投资。海尔曼认为,随着中国企业在欧洲地区投资活动的愈加活跃,欧洲国家间争取中国投资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另据法新社报道,默克尔此次访问是其2005年担任德国总理以来第七次访华,她希望借此行加深德中这两大出口强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关系。报道说,默克尔多次表示,随着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不断发展,受危机冲击的欧洲必须努力发展并寻求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市场中生存。
美国《纽约时报》载文说,自默克尔担任德国总理以来,她和德国企业界与中国建立了稳固的政治与经贸关系。默克尔此行意在延续中德经贸关系快速增长的“黄金十年”。文章说,德国企业界人士对于在华投资的信心高于他们的欧洲同行。
从“互补”到“互融”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重要的资金及技术来源国。2013年,中德贸易额达1616亿美元,是1972年两国建交时的580倍。从体量和重要性上看,中德经贸合作均走在中欧经贸合作前列。德国连续三十余年保持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额自2009年起已连续5年占中欧贸易的三成,欧盟对华出口中一半来自德国,自华进口的四分之一流向德国;中国自欧盟的技术引进有四成来自德国。
德国对华投资占欧盟对华投资的四分之一,自2003年起超过英国成为欧洲最大对华投资国。目前德国在华企业约8200家,累计投资额超过200亿美元,几乎各行业领军企业均已在华布局并深入发展。中国对德投资起步较晚,但近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中企加速对德优质制造企业进行并购投资。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累计对德投资约40亿美元,年均投资项目超过100项,在德企业已达到2000多家。
经贸“唱戏”,金融“搭台”。德国的法兰克福是欧元区金融中心,中德贸易占中欧贸易总额的近三分之一,德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对使用人民币结算并投资保值的内生需求强烈。今年3月份,中国央行与德意志联邦银行签署在法兰克福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的谅解备忘录。这将利于中德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4月底,德国最大国有开发银行复兴信贷银行发行两年期人民币债券。
中德两国都致力于结构改革,这将为经贸合作“升级”提供源动力。将中国的“新四化”——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和信息化与德国力推的“工业4.0”战略相结合,双方有望在节能环保、交通、高端制造业、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找到新的合作平台。
默克尔6日在成都出席中国(四川)-德国新型城镇化论坛开幕式时表示,城镇化有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涉及教育、住房、交通、社会老龄化、农民工问题等,每一项都非常艰巨。
她认为,中国现在的情况跟以前的德国十分相似。现在中国中西部地区有新的发展机会,但也面临着工业化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等,“所以,你们可以做得更好。”
默克尔表示,欧盟必须团结一致,在特朗普对欧盟征收更多关税时不应畏惧,而应以自己的关税进行反击。
双方就特泊替尼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商业化达成合作。
过去两年来,默克在健康医疗领域进行了多起药物引进授权交易,其中包括与中国恒瑞医药和和誉医药的合作。与其他制药巨头动辄数十亿或上百亿美元的收购相比,默克选择了差异化的交易策略。
费瑞翔表示:“特朗普第二次担任(美国)总统对德国来说可能是一个机遇:就像一记警钟,希望还来得及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