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通俗流行小说市场的确庞大,容纳不同类型及年龄的作者从容回旋。沼田真帆香留于2004年以超过五十岁的“高龄”开始写作,且以《如果九月永远不结束》获得第五届恐怖悬疑大奖并出道。2012年她更进一步,以《百合心》获得第十四届大薮春彦奖。在恐怖、惊栗、悬疑、推理、性别议题等不同类型的合成变奏下,展开“高龄”写作路。
百合心的所指
她为人传诵的代表作《百合心》,可以用来窥察其成功畅销的元素。所谓百合心(YorigokoroY),其实是利用日本的同音效果所生出来的文字游戏,因为与依靠(Yorigokoro)的发音相同。背后所指的,就是一名自小有杀人癖好的女孩,在成长过程中把深爱的洋娃娃命名为百合子。她给洋娃娃灌奶,施与诸多凌虐,然后视“百合子的恐惧是我的恐惧,我的恐惧是百合子的恐惧”——简言之,就是把洋娃娃等同于自己。她把自己不正常的心理形容为百合心,症状是坦然杀人,毫无内心挣扎。用理性的医学分析,就是一种欠缺了“感觉上的依靠”、“认知上的依靠”又或是“情绪上的依靠”的情况。
小说由奇情的设定展开,主角亮介本来人生一帆风顺,一方面经营看顾宠物的咖啡店,同时又与女友千绘准备结婚,而父母及弟弟对千绘均印象良好,老家又有充裕的地方供两代同居共栖,一切均美满安好。可是在转瞬之间,噩梦接二连三降临。首先是千绘忽然不辞而别,全无音讯踪影一段日子后,反过来提及需要数百万日元救急,令人产生欺情骗财的疑问。与此同时,又传来父亲癌症末期的噩耗。正当一家人面临愁云惨雾之际,母亲竟然又遇上交通意外遽然离世,家庭顿然陷入万丈阴霾中。就在此时,亮介在家中发现一系列的笔记本,里面正是刚才提及的杀人女子的日记,于是一切更堕入雾中,看不清前景出路。
与绵矢莉莎的对照
学者圆堂都司昭留意到一个特别现象,指出同于零零年代出道的沼田真帆香留及绵矢莉莎,颇有对照审视的趣味性。前者五十多岁出道,后者则以十七岁之“低龄”凭《Install未成年载入》夺得第三十八届文艺赏;十九岁就读大学一年级时,再以《欠踹的背影》一书荣获第一百三十届芥川龙之介奖,成为该两样奖项最年轻的得奖作家。
有趣的是,一般人从年龄上去推敲,通常会认为前者的风格会较平和恬淡,后者则应以年轻人口味为主,因而来得浓烈多姿。可是现实却正好相反,沼田真帆香留才是纯熟老练的恐怖小说作者,笔下大多为奇情异色的诡谲题材,而绵矢莉莎走轻淡的恋爱小说路线,两人的身份和角色好像转换了。
如果仔细审视下去,圆堂都司昭认为,穿透文字的虚掩,其实不难发现两人都极其关注小说角色背后的阴暗心理和力量。《百合心》自不待言,而绵矢莉莎的小说其实也大多是“糖衣毒药”——在平和轻柔的情节下,往往藏着波动起伏的黑暗阴冷异色。我认为,在绵矢莉莎的成名作《欠踹的背影》中,其实早已流露这一倾向。
《欠踹的背影》讲述起初以为与众不同的高一女生长谷川初实,与另一名“剩余者”蜷川智交上了朋友,后者是一名狂热至接近失控的女模的超级粉丝,于是故事就在阴冷暗郁的气氛中展现。蜷川为了与偶像近距离接触而狂态暴发,差一点要保安使用武力来制服。然而事后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是的,发生什么也好,不破坏眼前的常规,彼此幸存下去,没有乐观或悲观的标签,那就是暗藏于大家内心深处的暗黑阴影,成为一个年代的浮光印记。
虽然没有惊险起伏的剧变波澜,但人的阴暗轨迹已隐然可见。而在绵矢莉莎的最新小说《这样不是太可怜了吗?》中,三十岁上下的百货公司女白领树理惠,因为同居男友说要照顾无人理会的前女友秋代,于是得面对她要搬进两人的爱巢同住寄栖;又或是自幼与美人同学亚美一起成长的亚兰,静悄悄地看着亚美挑选了一名痞子丑男成为伴侣(《亚美真是个美人》)——两者同样在日常生活的处境中,尝试把人性的微妙起伏加以勾勒呈现,来营造出表里不一的错位感,这大抵就是圆堂都司昭所指的文字背后的阴暗身世。
桐野夏生的真身
于我而言,不妨直指沼田真帆香留的参考真身,其实百分百为日本小说的暗黑女王桐野夏生。桐野夏生也曾为《百合心》撰下强力的推荐词,只不过在我看来仿如她的自诩罢了。事实上,我们不难发觉《百合心》的情节构思,不断出现桐野夏生笔下小说的影子。
以插入另一文本(如《百合心》的日记)来制造小说的两部行进曲效果,从而产生众声喧哗的作用,在桐野夏生的《残虐记》及《In》均曾探用,而且更紧扣社会新闻时事,又或是以历史数据为本,所以奇情变异的情节,也来得有本有据,把荒谬不已的安排置回日常框架中,好让读者可以找到小说与现实联系的关切点。
《百合心》中的日记,描述女主角透过从事性工作来看待自己的分身,其实也是《异常》借东电白领卖淫事件发展出来的衍生变化。更为甚者,若要探讨女性的恶魔心理的极致可能,桐野夏生在《对不起,妈妈!》中,早已透过爱子的角色来展示了杀人不眨眼的无限可能。而且,沼田真帆香留《百合心》的中心意象百合心/百合子,其实正是《异常》中美魔女的名字(百合子),由此可见她的创意。
我的结论是:沼田真帆香留不过为桐野夏生的简陋模拟版,展示了学习写作的人如何把偶像的素材堆砌在自己作品中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