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200到5000 高校学费37年上涨25倍

一财网 2014-08-07 15:23:00

责编:群硕系统

继2013年福建、山东、湖北、贵州、天津、广西、宁夏等省区市上调高校学费之后近日,浙江省物价局召开“浙江省高校学费标准调整听证会”,根据听证方案,浙江省高校续费将平均上浮20.37%。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了关闭十多年的高考考场,最终,27万人成功进入大学殿堂,从此改写人生命运。

三十年前的中国高校,国家“包揽”开销,毕业还要包分配。“大学生”成了众人仰望的对象,更是文化前沿、知识分子的代名词。

2014年,恢复高考的第37个年头,各地高校纷纷传出学费上涨消息,“宁夏文史类、理工农类、医学类学费涨幅超过50%”、“江苏高校学费今秋面临调整 平均涨幅超过两成”、“全国多地普通高校学费上调”等等,学费上涨的新闻充斥着几近所有的新闻媒体。(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为何今年高校学费集体上调?一财网翻阅恢复高考37年以来历史发现,中国大学生学费从上世纪80年代首次征收学费至今,中国高校学费上调幅度已经超过25倍,这一局面主要由3次学费上调产生,各种原因与中国经济发展和教育部的历次规定不无关系。

1977年:学子和家长的福音 “0”元上大学

回忆1977年的高考,人们由衷敬佩邓小平拨乱反正的魄力,也不会忘记一位敢于说真话的知识分子——武汉大学教师查全性,正是他首倡恢复高考,促成邓小平一锤定音。

“有机会向小平同志提出恢复高考的建议,对我来说是很偶然的。因为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是谁让我去参加那个会。”查全性院士平静地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当时,我是武汉大学副教授,52岁,‘文革’发生后没机会上讲台,一直在实验室搞科研,事先对会议内容心中无数,所以没做准备。”

1977年8月3日,查全性接通知赶到北京饭店,发现出席会议的有吴文俊、邹承鲁、王大珩、周培源、苏步青等著名科学家以及科学院和教育部的负责人。坐下来后,才知道邓小平要参加。

8月6日下午,清华大学党委负责人忧虑地说,现在清华的新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有小学水平,还得补习中学课程。邓小平插话道:那就干脆叫“清华中学”、“清华小学”,还叫什么大学!

这席话令查全性感同身受,他在笔记本上写了一个大纲,开始发言:“招生是保证大学质量的第一关。当前新生质量没有保证,原因之一是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不高,二是招生制度有问题。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

查全性越说越激动,痛陈当时的招生制度有四大弊端:埋没人才;卡了工农兵子弟;助长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中小学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今年招生还没开始,就已经有人在请客、送礼,走后门。甚至小学生都知道,今后上大学不需要学文化,只要有个好爸爸。”他建议:“从今年开始就改进招生办法。一定要当机立断,今年能办的就不要拖到明年去办。”

查全性一言既出,举座惊讶。因为就在这次座谈会召开前夕,当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会已经开过,招生办法依然沿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十六字方针。有关招生的文件也在座谈会开始的当天送到邓小平手中。也就是说,1977年按照老办法招生几乎已成定局。

没想到,邓小平听完后,向查全性点点头,然后环视四座问:“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意见?”时任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吴文俊、王大珩等科学家都表示,赞同查全性的意见。“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今年就恢复高考。”邓小平略一沉吟,一锤定音。消息传得很快。

1977年冬天,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考场再次打开大门,570万名考生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课堂奔向考场,加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两季考生达到了1160万人。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1977年冬天,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考场再次打开大门,570万名考生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课堂奔向考场,加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两季考生达到了1160万人。

1989年:高校收费改革元年 象征性交200元

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等教育“可以在计划外招收少量自费生,学生应交纳一定数量的培养费。”从此,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双轨制,只对部分自费生、委培生和定向收取学费。1989年高校对所有学生实行收费(但公费生与自费生收费差别较大),招生与毕业生就业的“双轨制”正式确立。

1989年的3月,国务院批准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报考国家任务名额的学生,培养费由国家提供,学生交纳学杂费;报考定向招生名额的学生,由定向行业、地区设立定向奖学金,学生免交学杂费;自费生则按所报考学校的规定交纳培养费与学杂费。收费不等于自费。

1989年大学开始收费,象征性地只收200元,迈出了高等教育收费的关键性一步,是当年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收入1376元 (国家统计局数字)的1/7,加上生活费和其他学杂费开支,平均以每年600元算,供养一个大学生的费用占居民年收入的50%左右。

 

1996年:“并轨招生” 高校学费涨至2000元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一些地区学费一下子涨过2000元,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

同年,原国家教委在《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和标准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共同做出原则规定。国家规定范围之内的学费标准审批权限在省级人民政府。在现阶段,高等教育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

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也正是从2000年开始,各地高校收费标准猛涨,普遍提高15%左右,有的地区提高20%,学费超过4000元。北京市的大学学费一般专业每年每生介于4200至5000元之间。理工科专业介于4600-5500元之间。外语、医科类专业学费介于5000-6000元之间。艺术类院校突破一万元,只有师范、体育、民族等专业较低。浙江省的大学收费为4000元,专科学校为3200元。其中浙江大学可在20%的范围内上下浮动,其他高校可在10%的范围内活动。广东省一般专业介于3800元-4800元,8所211工程院校可浮动20%。上海市财政局、物价局、教委联合发文,规定高校一般专业学费不超过5000元,特殊专业(热门专业)经批准可最高上浮30%。高职每年每生7500元,高等师范院校按一般专业收费,艺术类和民办院校维持1999年标准,每生每年不超过10000元。2001年大学学费普遍在5000元左右,复旦大学5000-5500元,南京大学4600元,南开大学4200-5000元,湖南大学5000元,西南政法大学4500元,浙江大学4800元,四川大学3500元。2002年,大学收费基本与2001年持平。

2013年:学费解禁 费用涨幅超过50%

2001年至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每年都要专门下发通知,强调"高校的学费和住宿费的标准要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上,不得提高"。

经历了几年的稳定期,2007年,不少省份开始酝酿调整高校学费。当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要求"今后五年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相关标准"。这让高校学费调整工作又进入五六年的"休眠期"。

然而5年期限一过,各地高校学费涨声一片。

继2013年福建、山东、湖北、贵州、天津、广西、宁夏等省区市上调高校学费之后近日,浙江省物价局召开“浙江省高校学费标准调整听证会”,根据听证方案,浙江省高校续费将平均上浮20.37%。

 

附表:部分省份高校2013年至今学费上调情况

宁夏:平均学费调整为4670元,平均涨幅为49.7%

  • 允许宁夏大学在调后标准基础上上浮10%,允许其他本科高校重点、优势专业在调后标准基础上上浮10%。
  • 文史类、理工农类、医学类的学费涨幅都超过了50%

浙江:高校学费平均提高15.22%

  • 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学费由现行的7000元-9000元拟调至9000元,高职院校则由目前的7800元拟调至9000元。
  • 本科院校的工科、医学类专业,现行分三个标准:浙江大学4800元,其他大学4400元,其他学院3960元;拟调至浙大6300元,其他院校5800元。
  • 高职院校的工科、医学类专业现行标准是6000元,拟调整为6800元。
  • 农林类专业及其他专业学费也有相应调整。

江苏:公办高校学费平均涨幅为16.4%

  • 文科类的本科专业调至5200元/年;
  • 理科类本科调至5500元/年;
  • 工科类本科调至5800元/年;
  • 在此基础上,每个高校的优势学科可选四个专业上浮10%的学费;

山东:2014年文史类学费拟上调20%,,理工农类拟上调28%,医学类拟上调35%。

  • 文史类专业每学年学费由3400元调整为4100元;
  • 理工农类由3600元调整为4600元;
  • 医学类医学专业由4000元调整为5400元;
  • 非艺术院校艺术专业由6000元调整为8000元;

贵州:由现行实际标准3558元)调整为4170元,提高幅度17.2%

  • 高职高专由现行2600-2800元合并调整为3500元,提高幅度34.6%-25%;
  • 艺术类本科由现行6000元调整为9000元、提高幅度50%,艺术类高职高专由现行4800元调整为7000元、提高幅度45.8%;

天津:平均每位本科学生每学年学费上涨1264元

  • 市属院校各类学费调整为每生每学年4400元-6000元,部属院校调整为5200元-6500元,艺术类10000元-15000元。自2014年招收的新生起执行,实行“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

(综合中国新闻周刊网、搜狐教育、中国广播网、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等报道)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