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伊拉克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到“提供武器的军事援助”,德国政府对于伊战的表态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天壤之别。
近日,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Sigma Gabriel)会见了伊拉克东北部库尔德人的代表团。由于后者信奉雅兹迪教(Yadizis),正受到伊拉克北部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的袭击,加布里尔承诺,可能向伊拉克方面提供武器援助。
这一言论恰与德国政府前日发表的声明相左。
德国政府发言人曾在11日就法国发出的向库尔德人提供武器的呼吁表示,德国不会运送武器到冲突区,但不排除向伊拉克提供其他援助。
在加布里尔发出该声明的两小时后,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就引用了德国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Steinmeier)的鲜明立场称:“鉴于目前戏剧化的状况,德国支持对伊拉克在政治和法律上进行可行的军事援助。”而施泰因迈尔在11日却并不是这么说的,当时他仍持“人道主义援助”这一谨慎的论调,表示基于德国不向战争或危险区域输送武器的原则,德国政府将不会扩大对库尔德武装力量的军事援助。
目前,各方要求德国采取行动的呼声日趋强烈,对除美国外其他国家不作为的批评也令默克尔与其内阁十分不悦。德国《世界周刊》批评德国政府的无所作为是可耻的,《法兰克福汇报》也要求德国政府转变迂回态度。
11日下午,德国政府的危机处理小组已经召开会议,讨论未来可能对伊拉克实施的援助计划。库尔德斯坦自治区现任领导人、库尔德民主党主席巴尔扎尼(Massoud Barzani)在12日晚与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通了电话。巴尔扎尼表示,库尔德民兵组织尚不足以与装备精良的极端分子相抗衡。如果没有外部援助,伊拉克北部的战争恐出现戏剧性转折。也许正是这次“呼救”,最终导致了德国政府改弦更张、决定向库尔德人提供军事援助。
此前德国劳工部长范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就表达了对库尔德自治政府提供军事援助的提议。
范德莱恩在11日中午召开的紧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立即可向库尔德人提供的装备包括装甲车、水雷探测设备以及防弹头盔背心等。此外,德国联邦国防军还将向该地区空投部分救援物资。
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技术人员只有在经过培训后,才可能顺利操作先进的装甲车和高科技水雷探测仪。
这位劳工部长表示,正是为了防止伊拉克东部战事恶化,德国政府才转变了对武器输送问题的态度。
“美国通货膨胀加剧可能会威胁上述国家黄金储备的安全。”
钮松表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不论从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会使伊朗陷入更多的被动局面之中,不符合伊朗的利益。
会议重申伊拉克声援伊朗的立场,强调伊朗正遭受以色列的公然侵略,其目的是扩大冲突并破坏地区和国际安全。
美国白宫官员当天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知晓美国在中东人员的调动。
报告还指出,美国政府近期加征关税及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德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