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阿根廷政府对一直以来负责审理债务违约案件的美国法官发起攻势,指责美国地方法院法官托马斯·格里萨(Thomas Griesa)裁定阿根廷政府藐视法庭是在向该国发出威胁。
自阿根廷被宣布正式触发债务违约后,该国政府多次公开表达对美国法院裁定的质疑,双方的不满情绪不断升级,打消了此前市场对于阿根廷将会很快重启与“秃鹫基金”之间协商的希望。
事态开始“恶化”是在8月8日,阿根廷向海牙国际法庭就阿根廷主权债务问题提起诉讼,要求对美国采取司法行动,阿根廷方面指责,美国法院的判决侵犯了其国家主权,并且违反了“不能采用或鼓励以经济和政治措施强迫其他主权国家意愿”的国际准则,使阿主权债务重组进程遭遇障碍。
海牙国际法庭也在随后发表声明称,已将阿根廷方面的起诉转达至美国政府。然而,在美国政府接受法庭的司法管辖权之前,将不会发生任何诉讼行为。
美国方面则果断地拒绝了接受国际法庭的司法管辖权。
上周四,阿根廷曾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和《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上刊登足足两页“广告”称该国并没有构成违约,阿根廷方面一直试图在规定期限内偿还债务并且在6月30日已经将债款存入账户,却因法院的阻止最终没能付款。
法官格里萨在第二天表示,如果阿根廷政府不停止声称该国已经履行了债务偿付义务,并没有构成新的违约这些“错误并且有误导性”的言论,他将会裁定该国政府藐视法庭。
阿根廷内阁首席部长豪尔赫·卡皮塔尼奇(Jorge Capitanich)在本周三对此进行反击,他指责法官格里萨根本没有理解这起案件的复杂性,并称政府没有计划与对冲基金进行新的谈判。他表示:“当前不存在开展谈判的适当条件。”
阿根廷政府除了表达对法官的不满外,对于债务违约事件的“始作俑者”——美国“秃鹫基金”,指责它们试图摧毁该国的财政,以此获得巨额利润。
阿根廷经济部长阿克塞尔·基西尔弗(Axel Kicillof)在本周二通过自己的Facebook页面贴出了一幅画,上面有一只睁圆眼睛的秃鹫,穿着一件写着“美国”字样、印着美国国旗的衣服。在画的旁边还写着“贪婪”和“残忍”等词。
由于没有新的谈判安排,再从案件双方态度来看,目前谈判前景并不乐观。此前多家国际大银行曾表示愿意收购阿根廷在秃鹫基金那儿的债务,但也始终无法与这批不愿妥协的基金公司达成一项协议。
阿根廷比索已经触及历史低点,因为市场担心这场已经持续多年的债务纠纷会继续“苟延残喘”下去。比索汇率在本周一的黑市中下跌1.15%,至1美元兑换13.01比索。
加强经贸投资、教育科技等方面合作,支持优秀企业到对方投资兴业。
第一财经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美国政府此举主要出于巩固两国盟友关系、帮助米莱提振国内选情、维护美元在新兴市场中的地位等多重因素考虑,虽然能在短期内缓解米莱的困境,但无法改变阿根廷经济金融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这一措施将持续至10月31日。
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日下午,美国国债总额已达到37004817625842美元。
本次中美继续暂停实施部分双边加征关税,是进一步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的举措,有利于实现双方各自的发展目标,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