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陈年回归之路不孤单 盘点那些重操旧业的大佬们

一财网 2014-08-29 15:28:00

责编:群硕系统

2013年,伴随着《爸爸去哪儿》林志颖父子和其他四对参加节目的父子成为电视荧幕最耀眼的明星群体,林志颖开启了他称为全面重回娱乐圈的暖身之年。

毫不夸张的说,屌丝级80后都穿过凡客的衬衫。可惜随着摊子越铺越大,凡客离创立伊始的衬衫道路越来越远,直至萧条失控。如今,沉寂的凡客老大陈年主动发声,重操旧业再卖衬衫。这一次,凡客能重回正轨吗?

俗话说大丈夫相时而动。如陈年一般重操旧业的人不在少数,远有离开厦门金龙再玩汽车业的庹新永,近有重回演艺圈的林志颖,不论重操旧业能否再获佳绩,他们敢闯敢拼的大丈夫情怀都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陈年:凡客时隔7年再卖衬衫

沉寂一年多之后,这一次,陈年终于愿意主动开口。(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昨日(8月28日),许久没有公开亮相的陈年宣布重操凡客7年前的起家业务——卖衬衫。

然而,启动“小米化”改造之后,这场以“一件衬衫”为主题的2014新品发布会现场,从牛仔裤、帆布鞋、黑T恤,标准某布斯打扮的陈年身上可以看到雷军甚至是罗永浩的影子。

对于陈年而言,当然不会避讳与雷军的关系。

“大量事实证明,以雷军为首的董事会推动了凡客最近一年的变革。”昨日发布会刚开场,陈年就给出了这样的总结。

事实上,这场发布会也从雷军青睐的300支衬衫开始。

除了使用了“支数”等纺织业术语,并冠以“只有奢侈品才敢用”,“一件挑战极限的白衬衣”等宣传词,为了解释如何才能做出一件好衬衫,陈年从衬衫的原料棉花开讲,连中国棉产量都不放过,更别提在袖口设计6个褶皱细节。

“他是日本最好的衬衫匠,35年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与中国品牌合作。他的公司叫HITOYOSHI,已经有120年的历史,一直只做一件事:衬衫。”在介绍凡客的合作伙伴吉国武时,陈年选择了和罗永浩如出一辙的路数。

有意思的是,凡客学习小米的经验,不仅是单品爆款这一招,也包括“工程衣的试穿与评测”。

据了解,在凡客衬衫正式发布前,陈年通过微博招募银行、公务员、4S店和保险业、IT项目男、老师、新浪和发型师,让他们试穿。而在销售环节,也借用了小米的“饥饿营销”。

原文链接:陈年自我救赎:凡客重操旧业开卖衬衫

林志颖:以企业家身份重回演艺圈

2013年,伴随着《爸爸去哪儿》林志颖父子和其他四对参加节目的父子成为电视荧幕最耀眼的明星群体,林志颖开启了他称为全面重回娱乐圈的暖身之年。

林爸爸生前是个成功的商人,林志颖自然继承了他灵活的商业头脑,18岁开始经商,林志颖把目光投向与艺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照相馆,“因为在那个时代确实是需要讲究灯光、化妆,以前哪有什么PS修图,完全都是靠灯光”,当时林志颖与朋友们研究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拍照模式,生意火爆时分店开到七家,据说月盈利额达200万。但赚得第一桶金的林志颖并没有急着挥霍,反而投资更好的设备,搭出更好的场景。后来,林志颖的生意也如滚雪球般越做越大,触角延伸到车行、网购、电子科技等多个商业领域。

作为企业家,经营秘诀是什么?“不断追求创新!”林志颖给出六个字。当被问及艺人涉足商圈,最需要注意什么时,林志颖回答说,“最重要的是要找信任的合作伙伴。我算是幸运的,关于我的副业,都是和我的好朋友一起经营,由他们专业的领域来管理各个产业。”

王传福:比亚迪回归初始 加码代工

面对太阳能业务巨亏和汽车业务的“不赚钱”,代工起家的比亚迪开始重操旧业,不断加码代工业务。记者近日获悉,由于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议价权,近期不少电子企业抛弃富士康,选择比亚迪作为代工伙伴,而此前这些企业的合作对象主要为富士康。

被外界视为专业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实际是依靠代工起家,尽管此前已经实现向汽车和太阳能产业的转型,但其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在一季度股东大会上的一句“该公司已开拓了全球手机领导厂商的智能手机新项目,并成功拓展了平板电脑等新产品及业务,推动了集团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收入及利润的大幅增长”,正式宣告代工业务的全面回归,这也是比亚迪一季度盈利提升的主要原因。

据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目前比亚迪的多项核心业务当中,太阳能业务因亏损巨大、前景不明处于迅速收缩状态;汽车业务发展迅速但并不赚钱,电池业务多年来发展稳定但不会出现爆发性增长,而智能手机及终端代工业务正逐渐重新成为比亚迪的业务重点。

重新加码代工业务的比亚迪,目前已经揽得众多品牌厂商,包括HTC、诺基亚、三星、黑莓、华为、惠普和戴尔等。

家电分析师梁振鹏认为,对于电子企业来说,制造环节本应该创造利润,但是这并非日本企业所长,所以索尼、夏普纷纷提出轻资产战略,这意味着外包产品在整个产品结构中将占大头,这也给了代工企业一个良机。这正是比亚迪等代工企业看中的机遇。

但梁振鹏同时提醒,目前在市场需求增加的同时,整个代工行业面临着利润低、从业企业多的局面。富士康发布的2012年财报显示,2012年富士康国际营收为52.4亿美元,亏损3.164亿美元,比2011年的63.54亿美元下滑了17.5%。这是富士康国际自2005年上市以来出现的最大亏损。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竞争激烈,导致代工定价不断被杀低。此番比亚迪的强势扩张,未来更会全面拉低代工定价,如何在获取代工权的同时实现盈利,才是比亚迪应该长久考虑的问题。

施瓦辛格:两届州长损失2亿美元 重回影视界捞金

美国前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影星阿诺德?施瓦辛格2011年2月10日晚在微型博客网站“推特”上留言,表示自己愿意重新出演电影。

施瓦辛格写道,他准备好考虑将饰演哪个角色,“令人兴奋的消息。7年来,我的朋友总问我,什么时候可以更严肃地向我提议(演电影)。今天,我给他们‘亮绿灯’。”

施瓦辛格的私人助理丹尼尔?凯特切尔11日上午证实了这一消息。

施瓦辛格出生在奥地利,后来成为美国好莱坞动作巨星,2003年开始担任加州州长,2011年1月初卸任。

施瓦辛格先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过去8年间担任州长经历,称两届任期让自己“损失”至少2亿美元,但他并不后悔。

戴国芳:投资100亿再入钢铁业

戴国芳(右二)

戴国芳被视为中国经济体制变革一个不可忽视的人,如今这位曾经身陷囹圄四年半的原江苏铁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重新创业,号称计划投资100亿元建设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目标是建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镍铁合金生产企业。

戴国芳重新创业了。

是的,就是那个曾创办江苏铁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常州人。在历经4年半的牢狱之灾后,他还是回到了那个将他送进监狱的钢铁行业。

“感谢关心,我们一切都不容易,我们也是希望能低调做事,希望能继续得到你们的支持”,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笠告诉记者。电话那头,音色尚显年轻而措辞严谨成熟。

戴笠是戴国芳的儿子,在其父亲入狱的2004年,他13岁,今年尚22岁的他为当地所知的另一头衔是2012年盐城市“两会”最年轻的人大代表。外界传言他因父亲入狱而辍学,对这段说法,其不置可否。

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后简称“德龙镍业”)成立于2010年8月,注册资金两亿元,总部位于距离原铁本厂址442公里外的盐城响水。按照产能比较,该公司目前为“国内最大的镍铁合金生产企业”。

记者多方证实,该公司由戴国芳一手创建,目前其亦担任董事长及总裁职务。

德龙镍业官网的介绍资料显示,公司主打产品为高镍铁、10-15%镍铁合金。公司一期投资20亿元,总计划投资10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已在2011年4月投产,二期工程在2012年7月份投产,总共已有20条生产线。

“从印尼进口镍矿石中冶炼镍,制取镍铁合金以及镍铬合金,进而拉伸产业链至制造不锈钢制品。”

当地官方媒体的报道显示,“德龙镍业计划进一步建设的三期铜材项目可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四期特大型铸造件和锻造件等项目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项目3年内完成全部投资建设后,年可实现销售千亿元以上,增加就业15000人。”

在二期投产后,德龙镍业已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镍铁合金生产企业。盐城市的一份统计记录显示,在2012年1-8月份实现开票销售12.4亿元,同比增长267%;完成利税1.34亿元,同比增长255%,“目前企业订单充足,产品供不应求。”

然而,重新创业的戴国芳似乎不愿意受到外界的“打搅”。无论是德龙镍业官方网站、企业宣传、工商登记、还是当地媒体报道中,戴国芳的名字均被刻意隐去。在少有的几次出席活动中,亦是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接触。

庹新永:离开厦门金龙 换个玩法做汽车

庹新永(右)

在中国的客车圈里,原厦门金龙联合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庹新永,是少有的名人。2001年4月,庹新永离开厦门金龙时,出于对自己亲手创建的中国第一大客车王国的感情,曾说:“今后无论干什么,都不会再干客车。”以免与他亲手培育起来的金龙品牌客车发生竞争。

有人说,庹“不再干客车”的话是不得已而为之。厦门金龙给庹新永带来过事业上的辉煌,也让他感到了许多无奈。53岁的庹新永在厦门金龙当了8年总经理,连他自己都说,“我相信,金龙的事没人能比我说得清楚。”但可能是有诸多的不便,也可能是有诸多的隐情,他却再也不愿旧话重提。

2003年3月29日,记者见到引退两年的庹新永时,他已经在默默地同时运作着4个企业———镇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苏州客车厂、镇江冷藏车厂和苏州益高电动车辆有限公司。为了恪守“不再干客车”的诺言,庹并未介入与金龙有关的整车领域。

2002年8月底,蛰伏一年多的庹新永和几个朋友联手收购了镇江汽车制造厂,该厂有很好的底盘和整车壳资源。身为董事长的庹新永,将产品定位在底盘上。“底盘目前在我国还属稀缺资源,政策上没有放开。我干过多年整车,身为底盘厂的用户,最清楚整车企业对底盘的要求,因此想从底盘起步。”

2004年12月底,记者应邀参加镇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活动。电话中记者被告之,活动的内容是新客车推出。虽然镇江造客车已不是新闻,但听到老庹可以接受采访,还是让人感到兴奋,想听听发誓不再干客车的庹新永如何讲他的故事。1月8日,当记者兴冲冲来到青岛时,老庹却意外地失约了。

镇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彭立志给出的解释是,“按计划庹董事长是要来的,但他临时有事去了厦门。”

对于老庹,彭立志说:“庹总对干客车始终有顾虑,但企业生存是第一位的。为此,我们劝庹总,只要产品不与金龙的产品发生冲突,就不存在对不起金龙的事。庹总基本上默认了我们的说法。”

一位知情者向记者透露:“浙江精工集团是镇江汽车的控股股东。庹虽名义上是董事长,但说话的声音已不同以往,干不干客车不是老庹说了算。庹实际上对镇江汽车已不像对金龙那样亲手操盘,事必躬亲。”

如果真如此,就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借用庹新永的名声做金字招牌。也许要证明这一点,该人士说:“2004年年底镇江汽车开董事会,老庹没参加。”

看来,老庹是否真的重出江湖,仍然是个谜。

(一财网综合网易娱乐、企业家日报、网易财经、中国汽车报、新华网等报道)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