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石化加油卡破亿张可沉淀百亿资金 资本运作棋至中盘

一财网综合 2014-09-16 08:21:00

责编:群硕系统

中石化及其合作伙伴不仅可以通过加油卡的支付来促进非油品的销售,同时还有可能切入目前如火如荼的第三方支付领域。

中石化加油卡生意经

中国石化(600028.SH,下称“中石化”)近日宣布,将引入25家境内外投资者、作价1070亿元出售29.99%的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销售”)股权,这是今年截至目前全球最大的一次并购。

引入新合作伙伴,可以提高中石化销售及中石化本身的估值,而国内外重量级企业之所以对中石化销售感兴趣,还在于这家公司发行的上亿张加油卡,这形成了一个基数较大、遍布全国的大型IC卡交易模式,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中石化销售的非油品业务、加油卡等都有不错的想象空间。”一位熟悉中石化业务的能源行业管理层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非油品业务不仅是一座“金矿”,而且可以与加油卡的运用结合起来。

与此同时,中石化及其合作伙伴不仅可以通过加油卡的支付来促进非油品的销售,同时还有可能切入目前如火如荼的第三方支付领域。

“如此大的客户群,更容易获得相对准确和海量的数据,从而分析、确定客户群分布、购买习惯及消费能力等,这对于服务客户、网罗更多受众而言将是有利的。”上述能源行业管理层人士称。

沉淀资金与“准购物卡”

中石化加油卡是国内最早大规模商业应用IC卡交易模式的预付费卡,2004年底正式对外发行。

加油卡结合了零售网络的实际状况,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成品油零售支付的电子化。截至2014年5月底,中石化累计发卡突破1.18亿张,其加油卡网络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如果简单以每张卡内现有资金100元来计算的话,实际的沉淀资金就高达118亿元。曾经有专家分析加油卡使用规则后表示,沉淀资金正是石油公司们的争取目标:由于加油卡不能透支、储值不会归零,且因为油价高昂,有车族经常会往卡内大量充值,石油公司可望得到以百亿计的沉淀资金。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汤啸天就表示,发卡企业通过对预付资金的控制,获得大量属于消费者的沉淀资金,起到了现金流的作用并可能获得利息。

中石化之所以拥有如此巨大的加油卡发行网络,主要与其自身拥有的3万多座自营加油(气)站有关,同时由于中石化每天为客户提供的服务高达2000万人次之多,加油卡使用起来又较为便捷,因此购卡者络绎不绝。

一位能源分析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以目前中石化加油卡这么大的发行量来看,其已有了强大的运营基础,而实际购买平台也都是现成的。

比如说,除了通过加油卡来支付加油费用外,还可以通过这张卡购买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的产品。目前,现有的易捷便利店有2.3431万家,其中2013年和2014年1~4月,中石化销售的非油品业务(不少是通过易捷便利店卖出的)实现交易额132.87亿元和47.56亿元。

此前,中石化曾推出各种与加油卡有关的营销活动。如2013年中石化绍兴石油公司就曾通过加油卡的会员积分兑换功能,推广注册会员送便利店消费券、持卡加油赠洗车券等,同时也与工行、汽车4S店、电信等合作展开私家车的营销活动,其中与电信合作的手机加油业务优惠了3毛钱,吸引了大批客户。

携程旅行网也曾联手中石化加油卡,通过加油卡来预订酒店和机票,每成交一笔订单,则会相应赠送加油卡的充值额;此外,第三方支付公司财付通、支付宝、各大银行,也曾与中石化携手推出过加油卡的线上充值项目,不仅为客户的网上充值带来了方便,还加大了支付方与银行的影响力及知名度。

另一方面,中石化加油卡分为单用户卡和多用户卡。单用户卡适用于拥有私家车的个人使用,多用户卡由主卡和若干张副卡组成,适用于集中管理、车辆较多的单位和个人,主卡履行管理职能,可查询副卡交易明细、为副卡分配金额、办理副卡的各项业务等,本身也可作为加油卡使用。

根据中石化加油卡使用规则,个人单用户卡客户可自愿选择是否开通便利店消费业务,但单位用户卡和个人多用户卡不能开通便利店消费业务。

种种设计,均与防范公款私用有关。但曾经仍有媒体报道称,随着多个省份开通加油卡的超市消费功能,有些易捷便利店就悄然将单位加油卡“转换”成购物卡,给公款消费提供了渠道。

联合腾讯布局O2O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曾表示,中石化成品油零售板块将来不是一个卖油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服务商的概念,将来要把服务近亿客户作为重点,要负责他们吃穿用住行的消费,“任何一个厂商、消费品制造商都想拉这些客户,为此会上我们平台销售他们的产品。”

在傅成玉看来,未来中石化的近亿客户甚至可以不花钱加油,因为所有消费都可以折成油或现金。对于成品油零售板块来说,傅成玉更为看重它作为集各类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平台作用。

由此不难解释中石化和腾讯的联姻。9月15日,人保腾讯麦盛能源基金与中石化销售签署协议,战略出资100亿元入股中石化销售,占其本次增资完成后2.8%的股权。

频频的线下合作与投资,显示出腾讯今年在O2O(线上到线下)领域发力的决心。腾讯方面在昨日给《第一财经日报》的回复中表示,合作三方将深入挖掘各方在线上、线下的网络、品牌、渠道及客户等资源优势,联手精心打造新的市场化商业模式和全新智慧生活场景。

根据协议的内容,三方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加油卡业务领域,以及探索和挖掘非油品业务的未来增长潜力,提升非油品业务的更广阔增长空间。

与中石化庞大的加油卡持卡用户数量相对应,腾讯则在虚拟社交领域拥有海量的活跃用户:QQ月活跃账户数达8.29亿,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4.38亿。

“中石化是希望利用腾讯旗下的QQ以及微信等资源整合中石化的非油品业务,从而实现该业务的增长。”有腾讯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未来遍布全国的加油站网络有望与腾讯庞大的用户平台建立连接方案,在优化用户体验的同时,带来更多、更具想象力的O2O增值服务玩法。

业界分析称,对于腾讯来说,在定位“连接型”公司后,正在围绕着人与商品、人与服务进行紧密关联,O2O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块,腾讯与中石化非油业务存在互补优势。

在这次合作中,有消息称腾讯将打通与中石化在加油卡、便利店用户之间的通道,也就是说,两万多个中石化便利店或可成为腾讯的线下支撑部分,腾讯也可以借助中石化的加油卡用户以及便利店用户普及微信的电商和移动支付,对于继续发展线下渠道的腾讯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导流通道。

另据人保内部人士称,人保和腾讯的加入,有助于未来中石化业务的发展,未来中石化要通过“油非互促、油非互动”的方式来促进非油业务的发展。(第一财经日报)

中石化资本运作大戏棋至中盘 欲打造上市公司群

随着中国石化(600028.SH)集团层面各项专业化重组的不断推进,其资本运作的这出大戏也已棋至中盘。

继旗下销售公司中石化易捷闪电牵手顺丰、复星、腾讯等12家公司之后,中石化"混改"的股权合作方案也终于浮出水面。这是中石化在今年2月宣布率先启动油品销售业务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经营后取得的又一重大实质性进展。

9月15日,中国石化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销售公司)与25家境内外投资者于9月12日签署了《关于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

对此,中石化证券部人士表示,这标志着公司旗下油品销售业务重组引资工作如期完成,为销售公司下一步重组改革奠定了基础。

如今,不仅仅只是销售公司引资,目前,中石化集团旗下的各项专业化重组亦衔枚急进。9月13日,公司旗下*ST仪化(600871.SH)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控股股东中石化出售全部资产及负债,并以每股2.61元的价格定向回购中石化所持公司全部24.15亿股并予以注销,定向回购股份的合计总价款为63.03亿元。

公司还将以2.61元/股的价格发行92.24亿股股份购买石化集团持有的石油工程公司100%股权,该股权评估值为240.75亿元,交易价格拟为240.75亿元。在此项交易完成后,中石化旗下石油工程公司将借壳*ST仪化上市。

专业化重组衔枚急进

自从傅成玉于2011年担任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后,中石化便开始逐步推进系统内的多个专业化重组项目。2012年6月,中石化在上海成立了中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随后,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等子公司也分别挂牌成立,负责中石化旗下不同方向业务的专业化运营。

今年以来,中石化旗下专业化重组已进一步提速。随着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借助*ST仪化实现重组上市后,中石化将形成中石化股份、炼化工程和石油工程公司的三大专业上市格局。

有市场观点认为,包括销售公司在内,届时,傅成玉可能会将专业化重组后的公司全部上市,逐步打造中石化系上市公司群。其中,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已于去年5月登陆香港联交所,更是被视为中石化拆分上市的重要一步。

前述中石化证券部人士称,*ST仪化的重组,是继炼化工程公司香港上市后,中石化向市场化、专业化发展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本次重组完成后,石化集团计划在符合相关制度的前提下提请上市公司董事会提出股权激励计划,更好地绑定管理层和公司发展的利益。除了当天复牌的*ST仪化以外,中石化旗下江钻股份(000852.SZ) 早在今年5月起亦因重大事项停牌。9月5日,江钻股份再次发布的停牌公告曝光了中石化的资产注入计划。公司称,经公司向实际控制人中石化集团询证,中石化集团正在筹划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购买其实际控制的石油机械制造业务相关资产的事宜。

另据江钻股份此前公布的2014年半年报显示,尽管现任大股东江汉石油管理局与中石化石油机械尚未签订股权划转协议书,但控股股东确实将变更为中石化石油机械。

销售公司或谋在港上市

华融证券分析师王刚表示,中石化销售公司除了引进 30%的少数股东外,也将在公司治理结构上进行较大改革。例如在董事会方面,销售公司将成立11 人董事会,其中 4名来自中石化、3名来自社会资本、3名独立董事和 1名职工董事。而且,待增资扩股工作完成后,销售公司将会在适当时机寻求在香港上市。

记者获悉,事实上,此次交易协议亦为日后上市留下了伏笔。其增资协议指出,投资者在销售公司上市完成后1年内,不得转让所持有的股份。另外,在销售公司上市前,中石化持股的比例不能低于51%。

公司还称,在本次引资完成后 3 年后,如销售公司尚未实现上市,如果投资者转让销售公司股权的,中石化享有优先购买权。

中银国际研究员刘志成认为,目前,尽管中石化销售公司的非燃料业务在公司总收入中的比重仅为 1%,但是在欧洲和美国,非燃料业务的收入占比通常会达到15%-30%,因此未来这一项业务前景广阔。公司计划将中石化销售公司凭其拥有超过 8000万加油卡用户的优势,转变为一家多功能的平台。在巩固优化油品销售业务的基础上,拓展便利店、汽车服务、车联网、O2O、金融服务、广告等业务,打造全方位的综合性服务。

而且,从最终交易价格来看,此次交易中,中石化销售公司的股权价值高达3571亿元,是销售公司4月30日净资产644亿元的5.55倍,也较之前市场预期的3000亿元更高。

"外部资本的加入将为公司提供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有助于公司实现从油品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的转变,打造全方位的生活驿站概念,向国外成熟综合性油企的销售业务看齐。"安信证券分析师刘军如是说。(21世纪网-21cbh.com)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