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已箭在弦上,而它能否解开欧元区经济的“死循环”?
欧洲央行即将在9月18日祭出TLTRO操作,为欧洲银行业提供长达四年的贷款。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在7月曾表示,该项目规模至多可达1万亿欧元。但调查显示,该项目规模远不及该行行长德拉吉此前所称的1万亿欧元,或令其扩充欧洲央行资产规模1万亿欧元的目标落空。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们预期,该项目规模仅为5750亿欧元,比上月预期的6500亿欧元要少。
“任何通过政策性的倾斜来让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措施,最终都难以产生实际效果。”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SAIF)副院长朱宁在天津达沃斯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其实,自今年6月TLTRO初露锋芒以来,各界便对TLTRO的实际效力褒贬不一。
看好人士表示,该政策能确保银行有能力购买欧元区源源不断的国债。同时,TLTRO降低了欧元区的利率,提高了银行业利润率,使较弱的金融机构有能力提高准备金。此外,这一政策还使欧元区银行业的竞争相对公平。
贝莱德全球债券团队基金经理人Owen Murfin称:“我们认为,来自南欧二线国家银行业的申购将会特别踊跃。”
然而,唱衰者也大有人在。惠誉称,虽然起初资金吸纳量可能较高,但TLTRO不太可能重振南欧的银行放贷。这主要由于经济疲软,而企业杠杆率又居高不下,大多数地区的企业部门竞争力相对较低。因此,不论货币环境宽松与否,整体银行放贷偏好与信贷需求都可能较为低迷。
分析人士称,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希腊有可能将利用廉价的TLTRO筹资利率,利率将固定在再融资利率(9月4日下调至0.05%)加上10个基点,2018年9月到期。然而,TLTRO资金可能主要用于替代2015年1月和2月到期的现有LTRO借款。
此外,市场对套利交易(carry trade)的担忧尚难消除。摩根士丹利分析师Huw van Steenis表示:“银行在注资中小企业之前,可能将资金先投资于两年期国债。” 他认为,尽管欧元区国债收益率在过去两年已大幅下降,但仍不能保证银行不会用TLTRO贷款进行套利交易。由此可见,TLTRO的“威力”能否最终推动实体经济并激活企业发展仍待观察。
有机构人士表示,如果TLTRO拍卖不成功,则有望为今后推出更多量化宽松(QE)奠定基础,这将扩大央行资产负债表,并预示着欧元有望开始下跌。
受此猜测影响,18日启动的TLTRO动向将越发值得关注。如果需求不足1500亿欧元,可被视为激发欧洲央行将推出QE的一大“导火线”。
也就在TLTRO拍卖的前一天(周三),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将重磅来袭,这或是美国退出QE前的“最后一战”,美联储极有可能调整加息周期,并部署QE政策的退出计划。如果FOMC立场展露鹰派色彩,且欧洲央行的TLTRO贷款需求不济,则可能使欧元进一步承压。
尽管外界对欧洲困局蹙眉顿足,但某常住欧洲的学者近期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欧元区的局势的确堪忧,但由于优越的福利制度,其实欧洲本国人民并未感到太过困扰。”
相关报道
今年34个成员国的总体GDP增速预期约为3%,远远低于危机前增速,且全球贸易扩张低于预期(subpar)。其中,欧元区依然被指是全球经济的最大威胁。
法国外贸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帕特里克·阿特斯:欧洲着力方向存偏差
类似美国执行的放量宽松不会起到明显效果,欧洲应该着力的方向是财政约束以及基于长远发展的共同投资,而非短期的货币政策效应。
处于稳步复苏的英国近日传来不利消息,8月通胀意外下滑,同时英镑继续表现疲软,市场对于英国的加息预期也随之降温。
IMF多时来首次强调,在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已然冷却的背景下,各国国内失衡和政策差异,导致全球失衡,也给全球经济前景酝酿了一些潜在脆弱性。
德国版本的经济振兴将有利于欧洲经济增长,而欧洲对国防的新投入或将有助于相关技术竞争,以摆脱一直以来的落后状态。
欧洲防务股迎来爆发式增长,关税摩擦仍在加剧。
俄乌停战对欧洲经济是否意味着“和平红利”?
欧洲的关键问题是当前的能源危机处理得有多好:通过短期降低能源成本的政策,以及通过令人信服的战略来确保未来稳定和具有成本效益的能源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