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联影的展厅,“上海新高度”联合报道团的记者们便被这里的“高大上”给震撼了:极简的柔和几何线条、标志性的亚克力面板搭配银色铝合金边框构成的一个个“联影环”,让人想到了健康美满和生命不息。
就是这家创立不过三年的公司,如今已迅速崛起为行业里的耀眼新星。
2014年5月24日,是联影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是联影团队倍受鼓舞的日子。
这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联影嘉定企业园区参观考察,并勉励联影事业大有可为: “中国高端医疗产业需要你们这样的排头兵,弄潮儿!”
谈及当日的情形,联影总裁张强记忆犹新:“国家领导人的来访,使得联影内部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对于联影员工,有着持续的、巨大的激励作用,而对于整个行业,也有着深远的正面、积极影响。”
创业艰辛 三年打造奇迹
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的流传着“GPS神话”:核磁共振(MR)、CT、分子影像(PET—CT)等技术高度密集设备,几乎被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c)、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三家跨国企业占去了绝大部分市场。
然而仅仅3年,联影飞速成长,正用极强的战斗力试图打破这个“GPS”神话。
2011年3月,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践行全线自主研发。次年12月,联影在美国加州设立研发中心,宣告联影成为唯一覆盖影像诊断、放疗、服务培训、医疗IT的全线高端医疗设备和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者。
2013年4月,联影美国子公司在德州休斯敦成立,迈出联影全球人才战略关键一步。同年11月,联影首批6款系统产品及4款医疗软件产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及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
2014年1月,中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T磁体在上海联影研制成功,民族高端医疗产业核心技术成功破冰。
2014年2月28日的德国慕尼黑属于联影。联影自主研发、设计的uDR 770i, uDR 580i凭借突出的跨界创新优势、工艺水平和“情感化”设计理念荣获素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德国iF工业设计大奖,并一举囊括DR产品线所有奖项。这是国产大型医疗设备首度荣获国际设计大奖,标志着中国高端医疗产业的自主创新设计正式登上世界舞台。
联影,这家入驻上海嘉定工业园区的医疗器械企业,用短短时间做出了足以震惊整个业界的成绩,为中国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让民族品牌在世界医疗器械行业占据一席之地。
回首公司的起步和发展,联影总裁、磁共振事业部CEO张强博士直言不讳:“所有创业公司所经历过的困难,联影都已经经历过了。首先是人才吸引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加入一个创业型企业,需要观念的转变。另外,联影地处嘉定,在上海属于比较偏的地区,很多人更愿意去市区或者浦东发展。在这方面,市政府、嘉定区与嘉定工业区政府在人才吸引、保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支持,包括在人才落户、人才住房方面的相关政策。”
不过对张强和他的团队而言,除了人才吸引的问题,联影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在这个行业内,与其说我们是从0开始,不如说我们是从负起点开始。因为医疗行业过去的这几十年,国产厂商和研发人员确实都没有做好。讲到中国国产医疗设备,很容易产生负面联想。比如,质量不好、不稳定、外观不佳、使用起来不方便等。这是国产产品这么多年来给市场造成的负面印象。所以我们起步比其他创新企业更难的地方,就在于市场对我们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
政府相关部门也体察到了国产厂商的艰难处境,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比如近期,卫计委与工信部鼓励三甲医院使用国产设备。但改变“负起点”的现状是相当艰难的,因为这一过程即是改变人们脑海中对于国产产品根深蒂固的负面印象。
“针对这一困难,联影以核心技术创新为核心,搭建了一个由核心技术创新、前瞻技术创新、设计创新、管理创新、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服务创新、质量管理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组成的创新矩阵。其中,联影出台了相当重要的战略之一——品牌战略。在注重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同时,联影在设计创新、品牌推广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到目前为止,行业内的医生、主任、甚至院长谈到联影产品,都一致认为联影产品能跟跨国公司产品相抗衡。而在此之前,国产设备只能在医院的角落里。”
“智”在突破 重塑行业竞争力
众所周知,高端医疗设备行业是知识、创新密集型行业,对人才素质和经验的要求极高。
诞生于中国创新转型时代的联影决定展开冒险之旅,向目标前进。联影集合众人之力,搭建跨产品线科技维度和跨学科人才维度的高台。
联影拥有逾1100人的研发团队,其中110多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研发核心力量主要是来自于知名企业从业多年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资深人才。在联影,有3位“国家千人计划”、5位“上海千人计划”专家强势加盟;此外,联影也有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人才。
这样的研发整体平台在中国高端医疗界前所未有,从之前的报国无门到如今汇聚在同一平台上实现能量爆发,他们当之无愧为联影的核心竞争力。
其中,已在美国待了24年、担任终身教授的陈群教授,便作为海外高层人才,被联影吸引而回国,以联影研究院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加入到这个团队之中。在被记者问及当年是否有后顾之忧时,陈博士的回答格外坦诚,“首先,我确实想要做点事情。中国有句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在国外担任终身教授,觉得有点太安逸了,事情虽然做得很‘尖’,但同时也很‘窄’,对社会带来的价值也是有限的。第二,是我对联影创始团队的信任。我与张强认识了十几年了,他来到我家,住了两天,聊未来的愿景。聊的时候的确也是热血沸腾。当时也就对着几张打印出来的PPT聊。我认为,这件事恐怕别人都做不了,但联影创始团队可以做。三年之后再看这些PPT,我们今天做到的事情,全都跃然纸上,而且我们做得更快。”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群依然记忆犹新:“当时张强对我说,你和太太先回上海看看。我说,不用看了。第二天我就签了,然后把房子卖了回国。我知道这件事情值得做,至于能不能做成,我对他没有丝毫怀疑。回上海之后,第一天上班,我印象很深。那是在一个比较简陋的房子里。上班第一件事儿是去卫生间,拿很多卫生纸去塞窗缝。那是1月份,很冷,没有暖气,每人发了一个‘小太阳’。因为是创业,心里觉得是应该的。回想当初,十分感慨。”
陈教授还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过联影医疗后,海外的很多同事、同行主动地跟他们接触,对他们也更有信心了。“很多人的问题是,联影在今天的行业里是什么样的地位?如果是10年前,你问马云:阿里巴巴在这个行业是什么地位?可能只是个创业的起步公司。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后天很美好。’只是大部分企业都倒在了‘明天晚上’。联影还在‘今天’,正向“明天”迈进。联影产品进入市场,面临更多挑战与挫折,但我们有信心去面对。至于我们能不能熬过‘明天晚上’,看到后天的太阳,要靠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对此,我很有信心。”
有了强大的研发团队,当然要实现设计创新,不过首先必须具备“驾驭”创新的能力。为此,联影独创了一套开放且严谨的设计创新质量管理流程。
这一流程覆盖设计调研、头脑风暴、创意筛选、设计战略确定、跨界穿心实验、设计评审、可用性反馈搜集等所有重要设计环节。以功能性、创新性、情感化为重点考核指标,以跨部门专家评审团和临床客户意见为依据,充分开放设计创新维度的同时,以缜密的流程和方法确保创意的严谨性、可行性,并保证其高效无缝地与项目对接。
截止2014年9月,联影各事业部累计提交专利申请达1035项。其中,高技术发明类专利数量达756项,占全部专利申请数量的72%。实用新型类专利占24%,外观设计类专利占4%。
截止2013年底,联影成功自主研发并向市场推出首批11款产品,涵盖1款1.5T超导MR、1款16层CT、1款悬吊型数字DR、2款落地型数字DR、1款移动DR、1款96环PET-CT共计7款系统产品和包括 MR图像后处理工作站、C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医学图像处理系统软件及远程医疗信息系统软件在内的4款软件产品。
其中,联影96环超清高速PET-CT以分辨率和扫描速度的双重突破填补国际空白,成就世界首创;联影高均匀度大孔径1.5T MR以业界超导磁共振最均匀磁体树立1.5T超导磁共振新标杆,成就中国首创;联影区域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真正实现云技术与系统设备无缝融合,涵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海量数据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联影重塑了中国高端医疗设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用心铸建了中国健康梦。
跟随超越 人才创新是核心
在联影展厅内,“跟随”与“超越”的战略口号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对此,张强总裁予以解释:“联影‘跟随战略 ’的主体是联影各大事业部,但这里说的‘跟随’不是简单地跟在跨国公司后面。过去,国内企业通常将自己定位在简单的跟随上,缺乏自己的创新,导致越跟越远。所以,‘跟随’本身,必须有足够多的创新点。”
他举例说:“我们之所以称‘跟随战略’,是因为X光机、CT、磁共振等技术已经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无论如何创新,给市场的形象还是‘跟着做’。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创新点可以挖掘。比如,这些技术不一定合适中国国情,怎么在相对成熟的技术基础上做得更好、更能满足中国特色的需求,需要创新。就好像iPhone6和iPhone5之间的关系,新一代产品一定会基于原有的技术基础,但又有创新。此外,创新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即是产品质量。产品质量若不达标或生产成本过高,创新就毫无意义。联影有一套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流程,保证联影的第一台产品和第一千台产品拥有同样的高质量,不管卖到世界哪个角落,联影的产品都可追溯、可服务,这些也会对创新提出新的挑战。”
对于“超越战略”,则由带领前瞻研发团队的陈群教授给出了回答,“‘超越战略’的主体是联影研究院,研究院基于市场需求,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和医疗机构,关注可能会应用于未来产品的技术,如果‘跟随战略’创造的是新生代产品iPhone6,超越战略就是指iPhone7、iPhone8,研究院会依据对市场的洞察,做出样机,在市场上获得反响,从而保持联影的技术能够立足世界,引领未来。”
说起联影的未来,张强依然拿数据说话:“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90%多的市场份额由跨国企业占据,10%不到的市场份额,被中国几十家、上百家的企业竞争。而这个市场充斥着低端产品与恶性的价格竞争。联影有个愿景,是做世界级的中国医疗设备公司。联影成立之初,品牌定位就在这90%多的市场份额上。目前为止,不光是以技术性能,联影还以设计创新在市场上占据了比较有利的地位。粗看一眼,用户觉得这些国产设备不比跨国公司的要差,进一步看,它们在很多方面要比跨国公司的产品更有创新亮点。使用过程中,用户更是发现这些产品性能十分优异。就这样,市场对国产设备的负面印象正在慢慢扭转。”
“以前我们都是在追随国外的脚步。但是只是模仿照搬没有创新,只会让我们越跟越远。而现在,联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和创新。虽然联影目前在国际上还谈不上有位置,但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在今后10-15年左右,联影必将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长远目标是做世界级的中国医疗设备公司。”对于联影的未来,张强信心十足。
在处理诸如复杂病灶诊断,器官分割等关键任务上,模型的精准度测评已超过95%。
涉及并购重组、股票回购增持、投资者回报、激励约束机制、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六方面。
作为中国最早引入的国际顶级汽车赛事,F1中国大奖赛自2004年落户申城以来,已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体育名片。
“经济晴雨表”作用能否继续显现。
推进优质本科扩容,进一步增加“双一流”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在去年扩招1.6万人基础上,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