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列支敦士登:“璀璨的石头”

第一财经日报 2010-09-03 09:47:00

责编:群硕系统

如果一位首相自称几乎认识自己国家的每一位失业者,估计大部分人都会表示不可置信。但有一位首相这么说的时候,所有人又都会觉得可以理解。这位首相就是列支敦士登公国首相克劳德·屈策尔(Klaus Tschütscher)。

列支敦士登公国平均每10人就有一家企业。

如果一位首相自称几乎认识自己国家的每一位失业者,估计大部分人都会表示不可置信。但有一位首相这么说的时候,所有人又都会觉得可以理解。这位首相就是列支敦士登公国首相克劳德·屈策尔(Klaus Tschütscher)。

作为欧洲面积第四小的国家(排在梵蒂冈、摩纳哥和圣马力诺之后)的列支敦士登,常住人口约3.6万人,其中失业人数仅为四五百人,所以克劳德·屈策尔才有此一说:“其中很多人和我关系都很好,我认识他们。”

3.6万人的人口总量的国度在这个星球上的确很小,但这个在德语中意为“璀璨的石头”的小小国家,却在金融危机倾覆下一片愁云惨淡的欧洲,几乎置身事外。

细究起来,这个唯一一个被欧洲诸国环绕的内陆国,确实有诸多独特之处。

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面积和摩纳哥、梵蒂冈等国相近,但就经济结构而言,列支敦士登却与之大相径庭。区别于其他欧洲小国以旅游业为经济主要支柱的情况,列支敦士登的经济主要部分是工业和制造业。

2007年数据显示,工业及制造业占列支敦士登GDP 39%的份额,金融服务业占31%,其他服务业则是23%,呈现多足并立的经济结构。

而从不同行业就业人数的比例来看,列支敦士登42.4%的就业人口也都集中在工业和制造业,在其他服务业就业人口达到38.9%,仅有17.4%的人口从事金融业工作。

这也许正是列支敦士登能够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的原因之一。“像这样多元化的经济支柱,有助于适应不同的经济形势,比如说在金融危机时,产业、金融等各方面都能有良好的平衡。”列支敦士登工商业联合会主席克劳德·里施(Klaus Risch)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此外,区别于其他国家经常动足脑筋保护本国人民就业的情况,列支敦士登一贯号召从外部寻找更多就业人口。“我们现在有非常高的人口就业率,同时由于出口企业产业需求非常大,所以需要从国外来寻找劳动力满足产业发展要求。”克劳德·里施告诉本报记者。

“避税天堂”公司多

在这种制造业打头、多种经济形态并进的国家发展战略引导下,列支敦士登国家虽小,企业却遍地都是。目前,全国共有3650家企业,平均每10个居民就有一家企业。但其中只有18家企业的员工人数超过250人,绝大部分企业都属于小型企业。

公司扎堆,背后的缘故之一也许就是避税。和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列支敦士登的税率相当低,因此吸引了大量外国人来这里办公司或找工作。“在列支敦士登,每天都有50%的工作人员从瑞士、奥地利和德国早上进入我们国家工作,晚上结束工作后再返回自己的国家。”克劳德·里施向本报记者介绍。 

同时,这里的银行和瑞士一样,也实行隐私保护政策。按照经合组织(OECD)的评定,税收优惠政策和保密制度是成为“避税天堂”的两个重要标准。因此,列支敦士登一直被视为是典型的“避税天堂”国家。

不过,和邻国瑞士一样,列支敦士登也经常受到别国意图调查其银行秘密账户以查证转移、隐瞒财产涉嫌人的压力。不过列支敦士登的官员们一再公开表示,有强烈的政治意愿反对洗钱和腐败,而且在这些行业领域都有非常高的标准。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