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开通一周,备受关注的A+H股溢价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之前相对港股有较高负溢价的中国平安、海螺水泥,两地市场价差已经大幅缩小,而一些相对港股溢价较多的小盘股,却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溢价。
“毕竟只是运行了一周,投资者很多还没有参与进来,随着参与资金的增多,相信很多股票的价差会继续缩小。”国诚投资投资总监黄道林表示。
海螺水泥港股相对A股的溢价一度超过20%,一度成为A+H股中负溢价最高的公司。但是,现在海螺水泥的两地价差已经降低到10%左右。
仔细观察海螺水泥两地股票的走势,海螺水泥A股从今年3月份的13.8元涨到了目前的17元左右。但是海螺水泥H股却在此期间出现了价格下跌。类似的中国平安A股也是从3月份的34元左右涨到目前的44元左右,但是中国平安H股却在这个时间段里面出现股价下跌,中国平安两地股价的价差缩小到5%左右。
“此次沪港通开通,肯定会促使A+H股的价差缩小。但是,究竟是谁影响谁,很难一句话说清楚。要分股票来看,分行业、分板块来看。现在看到的是,两地同时上市的股票仍然存在价差,这是因为,沪港通只是引入了部分资金,A股和港股仍然是两个市场,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价差完全抹平。”深圳一位资深投资人士分析。
从中国平安、海螺水泥这种蓝筹的走势来看,确实是部分证明了此前市场上关于“负溢价”股票有望上涨的预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高负溢价的股票的价差的收拢,并非是港股不动,A股上涨来实现的,而是A股上涨,港股下跌。
这样一来,之前买入A股,等待溢价填平的投资者,获利的成果可能没有他们之前想象的那么高,比如20%的负溢价的股票,A股也许只是涨了5%,港股跌了5%,这样负溢价差缩小到10%,由于沪港通只是缩小这种溢价,而不是完全抹平溢价,所以,最终负溢价仍然部分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远洋、山东墨龙、浙江世宝等这种相对港股大幅溢价的股票,其溢价的缩小,却是通过港股的上涨来实现的,比如山东墨龙H股从今年4月最低的1.85港元涨到了目前的4.2港元,浙江世宝也是从3月份的2.9港元上涨到了目前的超过9港元。
上周沪港通开通后,以浙江世宝等为代表的一些股票,仍然相对港股有超过50%的溢价。分析人士认为,港股投资者喜欢蓝筹股,而内地投资者偏爱小盘股,沪港通开通后,香港投资者可以推高内地蓝筹股价格,却比较难影响内地的小盘股,而内地投资者去了香港,可能推高小盘股。
6月22日晚间,沪深两市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以下是第一财经对一些重要公告的汇总,供投资者参考。
中国银河证券:下半年A股整体将呈现震荡向上的行情特征;华金证券:建议聚焦估值性价比,均衡配置科技成长与低估值蓝筹。
港股今天的繁荣景象得益于过去多年的持续改革。
通过超万亿元的IPO和再融资,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近期,泡泡玛特旗下的潮玩IP LABUBU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