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解析银行股集体大涨背后原因

一财网 2014-11-28 13:12:00

责编:群硕系统

周五午后开盘,银行板块继续表现抢眼。截至13:07分,中信银行涨停,光大银行涨9.28%,华夏银行涨7.57%,板块无一股下跌。业内分析,银行股的大涨或与明年试点存款保险制度有关。

周五午后开盘,银行板块继续表现抢眼。截至13:07分,中信银行涨停,光大银行涨9.28%,华夏银行涨7.57%,板块无一股下跌。

原因推测1:存款保险制度

业内分析,银行股的大涨或与存款保险制度有关。

据媒体报道,酝酿21年的存款保险制度很可能在近期破茧。消息称,人民银行召开系统内的全国存款保险制度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省级分行领导到京参会,研究部署于明年1月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据南都记者获悉,按目前讨论的方案,存款保障上限为50万元。

申万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将意味着国家信用从金融体系中退出,让位于市场化的银行信用和金融体系信用。从逻辑上说,这将意味着理论上将不存在“刚性兑付”,来自刚性兑付产品的高利率传递效应将会弱化。金融风险结构将发生变化,无风险利率将趋于下降。存款保险制度是有助于避免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尤其是银行业风险集中爆发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民营中小银行成立的重要前置制度安排。我国现有银行体系中,绝大部分全国性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均为国有资本控股,未来可能成立的由民间资本控股的中小规模银行类金融机构可能具有更高的逐利动机和更高的风险偏好。

中信建投认为,存款保险制度一旦出台,将会对上市银行造成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会对银行业绩造成负面影响、带来存款搬迁,存款有可能从中小型银行向大型银行迁移。另一方面,将加大银行业内竞争,促进银行业差异化发展,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原因推测2:资金面支持银行股

实际上,在本次央行降息前,银行股披露三季报后股价表现十分淡定,不少银行股携沪港通对大盘蓝筹股的利好,出现逆势上涨。

在此次降息前,资本市场“力挺”银行股并非单纯依靠沪港通带来的增量资金。监管部门对于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表示了积极态度,银监会表示,三季度,我国银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稳步增长,信贷资产质量总体可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认为,此前银行不良贷款双升是因为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然出现不良信贷资产,这是一个淘汰、升级的过程。为了控制这一局面,银行已经采取了很多努力,比如加大拨备计提,避免向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等等,这对防止不良贷款双升有积极作用。

原因推测3:因银行股太便宜

非对称降息及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也未阻止银行股继续上行,分析人士对接受媒体记者表示是因银行股太便宜。

昨日银行股再度大幅上行,全线收红,其中光大银行领跑,截至收盘涨幅达到7.81%。连续多个交易日的上行也使得多个银行股逐步脱离破净队伍,市净率目前高于1倍的银行有宁波银行、南京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市净率依次分别为1.23倍、1.18倍、1.04倍、1.02倍。

对于此轮上涨,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年度估值切换,“银行股太便宜了。”

值得指出的是,在此轮非对称降息以及存款利率上浮区间进一步扩大至基准的1.2倍之后,多个券商分析认为来年上市银行业绩增幅下行,如果再次降息,业绩增幅下行幅度可能达到1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来年上市银行平均业绩可能为零增长或小幅负增长。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