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创文”检查组已离开武汉奔赴哈尔滨,但武汉市民全民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似乎并未减退。
6日晚间,武汉《电视问政》节目直播现场,网络名人张欧亚要求武昌区委书记王立当场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切来得太突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的话是公平正义,自由公正,自由,自由公正……”王立卡壳了,现场及电视机前的武汉人都替他捏把汗,要知道背不出或者背错了,是要被问责的。好在最后他完整的背出来了。
过去三个月时间,武汉全市上至机关单位,下至商贩走卒,都在卖力背记上述“24字经”。
而这一举动源自一场动员大会。从去年10月开始,全国近百个城市都在忙着准备一项三年一次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检查。而在本次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必须达到100%。
10月14日,武汉市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部署大会。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是,“现场默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在手机信号屏蔽的会场内,400余名官员现场被测评。事后统计,现场有87.6%的人回答正确。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几乎在一夜之间,武汉街头巷尾,工地围栏,学校社区……随处可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标语。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社区广播一遍又一遍播放着“24字经”,帮助人们记忆。
一时间,背诵“24字经”成为武汉人的生活必备,背不出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武汉人。一时间,网络上出现各种调侃武汉齐背“24字经”的段子,一些外地人见状纷纷感叹“武汉人创文真的蛮拼的”。
记者走访发现,之所以人们或自愿或强迫的背诵“24字经”,源于当地政府出台的严厉的考评和追责制度。一位区级文明办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为了确保这百分之百的知晓率,我们对应制定并执行了严格的追责制度:“创文”检查组若在辖区抽查,但凡有一人不会或背错,将自下而上“一条线”追责。
然而,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创文”检查组在南湖一所小学里抽查时,果真遇到有学生背不出来的情况,而该校老师、校长均被立即问责。
据《湖北日报》报道,武汉市纪委去年11月通报称,在创建过程中,因履职不力,90人受到问责。其中纪律处分6人,诫勉谈话18人;涉及处级干部6人。
事实上,全国30个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中,只有武汉、哈尔滨、沈阳、西安、济南、兰州等6个城市未当选“全国文明城市”。就武汉而言,已连续12年与“全国文明城市”失之交臂,已然成为城市的一块“心病”。
而2014年,武汉首次具备申报“全国文明城市”的资格,暂未出现一票否决的重大安全事故。“现在是武汉离全国文明城市最近的时候,要克难攻坚、背水一战。”誓师大会上,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要求各区书记挂帅,骑自行车、坐公交车亲临一线检查。
然而,应付检查的“文明”就是真“文明”?专家指出,武汉创建文明城市,全城百姓及官员在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用力,可以看出无论是政府还是百姓对这一项工作相当重视,正是这样,才在24字价值观上能够做出大文章来,很多人能够背诵出来,展示出武汉人的责任与美来。但城市文明形象的树立,靠的是城市管理者们长期以来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累,以及每一位市民的共同努力,而不是靠一场运动式的整治。
“十五五”时期,医保既要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又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面临美国关税上涨,多家车企调整售价。
全国智能检测装备产业规模今年将突破3000亿元。
28位名校菁英研究领域与武汉重点产业高度契合。
作为推进全球健康公平、促进社会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全民健康覆盖的新路径、新模式正在被更多业内人士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