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7岁黑客盗刷15亿”的新闻刺激了网民们的神经。
据称,该人初中文凭,却自学黑客技术,攻破电商网站,破译了全国19万个银行账户的资料,涉案金额将近15亿。甚至警方在抓捕其后都称其为“天才”。
网络大行其道,黑客们也似乎按捺不住性子,总想做出一些引人注意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那些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公司就成了他们攻击的第一目标。面对黑客的攻击,各位“受害者”的反应也各不相同,今天,一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2014年那些被黑客攻击过的企业,以及他们的“神”应对。
12306购票网站被黑超10万条个人信息泄露
2014年12月25日,正当大家在网上火热购买春运回家的票时,乌云网传来一个炸裂的消息:大家的个人信息从12306泄露啦!大约超10万条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流入互联网。
消息一出,引起网友们的口诛笔伐。出人意料的是一向购票反应迟缓的12306这次却迅速在官网给出回应:不是我们,肯定是你们那些抢票软件干的。
尽管后经调查确认该次信息泄漏是由于黑客“撞库”导致,主要过错并不在12306,但作为如此庞大的信息承载平台,面对信息的泄漏,12306在“事发”后却没有一点道歉认错的态度,反而是做出一个专家的形象来教导大家如何防资料泄露。如此姿态只能用“死要面子”来总结了。
点评:想让“老大”认错怎么可能承认嘛,别傻了哦。
索尼公司影片激起民族矛盾
2014年12月,对索尼来说可谓是黑色的一个月,因为公司旗下制作的一部电影《采访》触怒了黑客。这部电影讲述了两名伪装成记者的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潜入朝鲜半岛,借采访之机刺杀朝鲜最高领导人。索尼公司由此遭到了黑客的疯狂攻击,大量内部未公开的信息与资料被披露,更甚的是,索尼公司还被黑客威胁称若不停止《采访》的播放并道歉,他们将会进行“911”式的攻击。
面对威胁,索尼于12月17日决定取消该电影的发行和上映计划。但几天后又突然宣布将于圣诞节当天在美国上映。
有美国网友称这是索尼公司的借题炒作,目的在于想要提升该电影在放映期间的票房。
但也有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家大业大的索尼不会因一部电影的票房而做出出尔反尔之事,应该是索尼已经查清黑客的底细,才敢如此出尔反尔,毕竟索尼曾经也过类似经历。2011年,索尼公司就曾遭黑客攻击,大量用户资料同样遭到泄漏,但那一次索尼公司最终还是通过寻求美国FBI的帮助抓到了黑客,然后对公众进行了安抚。
点评:情绪飘乎不定,估计连黑客都搞不清索尼的真实想法。
苹果“艳照”引人议
2014年9月,苹果“艳照门”事件卷席全球,好莱坞众多一线女星难以幸免。尽管此次苹果事件引发了极大的信任危机,但大多数果粉对于iCloud信息泄漏问题表示理解,更有网友调侃道:“如今街边摄像头都能知道你平时生活习惯,隐私对平民来说就是种‘奢侈品’。”
虽然此事事发突然,但苹果公司并未乱了阵脚,从第一时间承认系统存在问题,到花费40小时紧急排查问题漏洞,之后发布漏洞补丁,整个处理过程堪称有条不紊。
点评:做事有条不紊,极有原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结语:2014年有大大小小几十家公司都被黑客们光顾过,堪称“黑客年”,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似乎能预示到:2015,只有更多,没有最多!
(一财网综合比特网,人民网,长江网等报道)
科技七巨头集体下跌,苹果跌近4%,特朗普威胁对其征收25%关税。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阿里巴巴跌近2%,名创优品绩后跌超16%。
广州市某科技公司自助设备的后台系统遭受网络攻击并被上传多份恶意代码。
特朗普表态希望美国市场销售的iPhone由美国制造。
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对苹果公司开出5亿欧元罚单,并对Meta公司开出2亿欧元罚单。
美股的大幅调整也引发了市值变动,科技公司市值排名迎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