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企在欧投资呈现新趋势 食品房地产行业受青睐

一财网 2015-03-06 10:07:00

责编:薛皎

金融危机后,欧洲经济整体复苏缓慢,欧洲央行量化宽松(QE)政策的推出使欧元大幅贬值,人民币兑欧元强势地位凸显。近两年,恰逢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热情高涨,“划算”的欧洲资产倍受青睐,中企在欧投资也呈现更加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调查显示,2008年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以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呈现非常快速的增长趋势,对欧投资在2014年更是达到了近几年的峰值,去年的投资总额为180亿美元的规模”。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德国法兰克福所合伙人,中国事务主管托马斯(Thomas Gilles)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托马斯表示,与几年前相比,中企在欧投资不仅数量明显增长,投资所涉及的领域、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都出现新的变化。

就投资的领域来讲,目前中国企业非常感兴趣和关注的行业领域有食品、房地产和最新的高新技术;就投资主体而言,虽然国有企业仍然是在欧投资的主力军,但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个人投资者,以及来自中国的私募基金、投行和相关的金融机构在欧投资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在交易价格方面,以往中国的投资者通常喜欢投资大型企业,并且希望获得该目标企业百分之百的控股权,但现在来看,中国企业在欧投资也在逐渐寻求新的投资架构,包括投资于小型的欧洲企业,或者获得目标企业少数的控股权。

“与几年前中国企业刚开始在欧洲进行投资的时候相比,那时中国投资者选择的领域比较局限,主要集中在很少数的行业和领域,比如能源方面和汽车行业。最近我们刚帮助一个中国企业完成在欧洲的并购项目,是一个来自中国的私募基金投资德国营养品的生产企业,获得了少数控股权。随着中国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营养品等品质的需求明显提高”。托马斯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企在欧投资步伐的加快,面对不同的文化、语言和法律规定,中企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托马斯表示,常见的问题包括中企在完成欧洲企业的收购后,如何更好的对收购企业进行管理和运作,在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意识相对欠缺,忽视了国外对于劳工的保护以及环境保护。

“比如我们曾经接手过的一个案例,一个中国国有企业收购了一家德国破产企业,但问题是,如果破产企业以前的管理层无法运营好这个企业,如何让大家相信对于欧洲完全没有投资经验、文化和语言差异很大的中国投资者在接手这个破产企业以后可以比以前管理者更好地进行管理和操作,”托马斯建议:“中国企业可以聘请相关领域的顾问对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从长远的角度进行先期的安排和计划,得到相关专业方面的建议”。

虽然欧元贬值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投资欧洲很好的机会,但贝克•麦坚时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合伙人张大年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企业不要盲目投资欧洲,忽视了欧洲经济目前存在的不稳定性,以及对投资的长远效益可能带来的风险。

“从中国企业的角度来看,目前欧元的相对贬值,对于购买欧洲的企业和股权价值的评估是较为有利的因素,但是某种意义上讲,由于欧洲经济存在一些不稳定性,可能会对投资的长远效益带来风险。因为投资一个东西要看不同的因素,购买价格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今后的发展和利润的预测又是另外一些因素,和企业自己战略的考虑又是一些新的因素,这些因素需要综合考虑。但是总体而言,中国企业肯定会越来越看重欧洲的投资。最近特别是对私营企业的投资、对家族企业的投资、对消费品领域的投资,中国现在已经慢慢地放弃由投资带动或者出口带动的经济而转向内需拉动经济的模式,很多中国公民希望有一些好的、品牌的东西,其实也可以通过对欧洲的投资把一些品牌的东西引进来。”张大年说道。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