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四川省经信委主任王海林 (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当全国人大代表葛红林现身今年“两会”四川团小组讨论现场的时候,他的身份已经从政府官员变为企业老总。离开成都4个月的葛红林,依然对过往念念不忘,他甚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打算将中铝的西南总部设在成都。
实际上,这位前成都市长、现任中铝公司董事长,与四川省并非没有交集,比如稀土整合。巧合的是,主管稀土工作的四川省经信委主任王海林同在四川团。
“昨天我碰到他(葛红林),中铝下一步也要搞稀土加工。”王海林日前在两会间隙透露。
工信部明确提出,在2015年底前,6家稀土大集团要整合完成全国所有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进行实质性重组。中铝公司就在6家牵头企业之列,其具体实施方案在去年8月份获得了工信部的同意。
根据工信部的复函意见,中国铝业公司以其控股的中国稀有稀土有限公司为整合主体,重点整合广西、江苏、山东、四川等省(区)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综合利用企业。
但与中铝顺利涉足广西、江苏等地相比,中铝将稀土版图扩至四川,颇有“虎口夺食”的味道。
一年前的全国“两会”上,王海林曾向媒体透露,未来将由江铜一家主导四川稀土的重组,因为四川省内其他企业规模比较小,没有能力去整合。
更早时候,2008年6月,江铜就以4.3亿元的价格夺得四川冕宁牦牛坪稀土矿2.94平方公里的采矿权,为开发冕宁地区的稀土资源,江铜集团甚至同年注册成立了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11月,正在调研中铝萨帕的葛红林(图片来源:中铝萨帕官网)
资料显示,四川省拥有冕宁、西昌延伸至德昌等地近300公里的稀土资源带,其中,两个主力矿冕宁牦牛坪稀土矿、德昌大陆槽稀土矿储量居国内前三位,储量分别达到200万吨和70万吨。
王海林的上述表态,意味着地方政府眼中,在四川运作多年的江铜是整合当地稀土的上佳选择,“冕宁牦牛坪稀土矿是全国第二大稀土矿区,江铜整合了冕宁的稀土,就等于主导了四川的稀土”。
但是,由谁来整合四川稀土,中央层面或许有另一个答案。
去年3月26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视员、稀土办公室主任贾银松曾公开强调,“中铝公司是国务院会议明确的四川稀土整合的牵头企业,稀土整合和集团组建工作绝不允许偏离组建六家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的大前提”。
贾银松力挺中铝的同一天,中铝与江铜的“对决”也到了“打上一架才可能决出胜负”的地步,彼时,央企中铝基本手握德昌地区的稀土资源,并适时成立了四川稀土公司,下一步直指稀土更富集的冕宁地区,但几乎同时,江铜已提前下手,联合另外5家企业成立了四川金攀西稀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金攀西”),并提出打造千亿稀土产业集群。
四川稀土开采长期处于无序状态,急需一个龙头主导,但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当地稀土企业却分成了中铝系和江铜系两路,连王海林也不得不承认,当地的稀土产业,现在大部分都在金攀西里面,少部分加入到了中铝行列。“要尊重企业自愿的,你不能强迫企业去哪一家。”
江铜明白,自己并未进入国家确定的6大稀土整合牵头企业名单,但可以通过“拉拢”一家在整合主体之内的企业联合重组,据媒体此前报道,该公司与赣州稀土集团有意展开合作,并签了相关合作协议。
不过,由于此后赣州稀土借壳威华股份(002240.SZ)的重组计划被迫终止,双方联手整合四川稀土的进展现在也不得不陷入停滞。
当地主管部门同样为此头疼不已,王海林表示,中铝那个很小,企业也很小。“中铝也不是搞这个行业的,现在只有稀土矿、开发和提炼,没有深加工”。“中铝现在也要搞加工。”他说。
对于四川稀土产业的当下格局,3月9日,中铝方面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中铝还是按照工信部之前批准的整合方案在做,而且在四川布局的材料也是充分的,但现在的确不方便对外表态。
“在有关四川稀土如何整合的问题上,中铝和江铜一直胶着,双方很难退出来,但又难以再进一步。”熟悉当地稀土整合的行业人士说。
未来当地稀土如何发展,还要取决于两家企业,按照王海林的说法,四川当地主要是轻稀土资源,现在的想法是让企业发展深加工,主要是做稀土发光材料和稀土环保材料两大块。
部分国家高度关注我国稀土相关物项供给情况,千方百计开展窃取活动。
行业人士称,新能源矿产,或者说战略性新兴矿产正成为矿业公司竞争的新赛道,以及大国博弈的新焦点。
机构指出,中长期角度,随着稀土价格稳步回升,下游磁材企业盈利有望持续修复。
盘面上,稀土永磁概念掀涨停潮,银行股冲高回落,券商、钢铁、医药板块涨幅靠前,算力、光伏产业链概念回调。
此次重组失败使光智科技面临经营与现金流的双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