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韩国央行意外降息25个基点至1.75%,为纪录新低,此前预期为维持利率不变。长期以来,日元大幅贬值令韩国出口承压,而相邻国家货币纷纷贬值,或令中国货币政策进一步承压。
接受彭博调查的17名经济学家中,仅两人预测韩国央行今天可能降息。消息一经公布,韩元兑美元下挫0.4%。今年以来,韩元兑美元累计贬值3.5%,韩元兑日元贬值2.1%。
韩国通胀已处于1999年来的最低水平,且出口也在不断下滑。韩国央行行长李柱烈在2月23日表示,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央行可能会通过利率工具。
“韩国央行如果一直维持利率不变,其会担心落于人后。”HI投资证券公司(HI Investment & Securities Co.)驻首尔经济家朴相铉(Park Sang Hyun)说。他此前预计到了此次降息行动,并认为是否会进一步降息将取决于之后的经济数据。
“今天的降息中,政治因素扮演了主要角色。央行意识到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大幅低于预期,低通胀也在短期内无法回升。” 首尔大宇证券(Daewoo Securities Co。)固定收益分析师尹汝三(Yoon Yeo Sam)说。
就具体通胀数据而言,韩国2月CPI同比上涨0.5%,低于彭博新闻社经济学家中值预期的0.7%,创下1999年来最低水平。此外韩国工业产出数据大幅走低,出口数据也创近两年新低。
今年1月,韩国央行将2015年的增速预期从3.9%下调至3.4%,并将通胀预期从2.4%下调至1.9%。韩国媒体《Edaily》在今年2月底曾援引韩国总理李完九的话报道称,在全球经济放缓之际,韩国经济正呈现出典型的通缩征兆。李完九表示,随着政府扩张性政策奏效,国内经济将会好转;(不过)目前经济形势非常艰难。
韩国央行去年8、10月各降息25个基点至2%,韩元在去年以来兑美元贬值5%,但兑日元仍劲升8%。当时,韩国央行便表态,明年将续行宽松,并在必要时干预汇市。澳盛银行(ANZ)当时认为,在所有亚洲货币中,2015年韩元可能贬幅最深。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韩国降息主要来自日本压力,日本为安倍经济学背书,加上韩国出口结构与日本相似度高,日韩货币竞贬压力下,中国货币政策将面临压力。
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此前对第一财经客户端记者说,“如果今年中国实际利率不上升,则今年应该降息4次,即100个点,但是目前央行行动略有迟缓,所以今年应该会降2到3次,就是50到75个点,但这离中性仍存距离;从降准而言,如果今年不加大其它的对冲力度,可能需要3到4次降准,才能保持流动性的平稳。我们估计央行或采取综合的手段,因此降准可能是2到3次,另外也会用中期借贷便利和常备借贷便利来注入流动性,保持货币信贷政策中性的增长。”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合理增长,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狭义货币(M1)余额113.95万亿元,同比增长4.6%。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围绕国际货币体系、跨境支付体系、全球金融稳定体系、国际金融组织治理四大核心问题,为全球金融体系变革提供重要思路。
一年来,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从数量、价格、结构等方面,出台了多项货币政策措施,有效支持了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