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证指数气势如虹向3700点发起冲击的同时,两市10倍以下市盈率的个股已成稀缺资源据记者统计,剔除300只市盈率为负值的股票,截至昨日收盘,沪深两市市盈率低于10倍的公司仅剩下22家。有分析人士指出,低价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市场热点的转变以及行业景气程度的变化,低价股也可能出现大牛股。
22只个股市盈率低于10倍
截至昨日收盘,沪深两市市盈率低于10倍的公司仅剩下22家。在目前市盈率最低的10只个股中,就有九席被银行股所占据。其中,两市估值最低的工商银行(601398),市盈率仅为5.72倍;紧随其后的是建设银行(601939)和浦发银行(600000),最新市盈率分别为5.98倍和6.09倍;此外,兴业银行(601166)、华夏银行(600015)、民生银行(600016)、农业银行(601288)、广东明珠((600382)、交通银行(601328)以及光大银行(601818)则分别占据了市盈率最低的第四至第十位,最新市盈率分别为6.35倍、6.37倍、6.59倍、6.61倍、6.79倍、6.81倍以及6.82倍。
总体来看,22家市盈率低于10倍的公司中,有16家来自银行业,占比逾六成,其中银行业市盈率最高的是宁波银行(002142),最新市盈率为9.66倍;1家来自公共事业,是长源电力(000966),最新市盈率为8.9倍;其余房地产、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建筑装饰、交通运输以及汽车行业各占据低市盈率的席位。
据记者统计显示,在这22只10倍市盈率以下的个股中,3月以来跑赢大盘的仅有兴业银行、宁波银行、光大银行、建投能源(000600)、南京银行(601009)以及农业银行等6只个股。对此,分析人士认为,这轮上涨后蓝筹股估值确实有所恢复,但估值相对中小市值股票来说还是显得很低,预计短期内低估值板块有望阶段性超越成长性板块,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绩优低估值品种。
银行成为低价股主力
截至昨日收盘,农业银行收于3.65元/股,上涨0.27%,同时也成为了A股股价最低的股票。在3元股即将绝迹的情况下,4元股的代表也只剩下34只。也就是说,目前两市中5元以下的低价股只占A股市场为1.28%。而这一数字比目前A股市场的百元股数量稍多,截至昨日,两市股价过百的股票共有25只。
实际上,农业银行股价之所以成为两市最低,是因为此前的低价股阵营成员近期都遭到了大幅炒作,而其自身的涨幅却较低。据统计,目前的34只4元股中,在10个交易日前约有逾80%的股票价格处于3元附近,而在近期低价股出现了集体爆发后,它们中的大部分个股近10个交易日以来的涨幅超过了30%。以京东方A(000725)为例,近10个交易日里上涨了32.37%,而山东钢铁(600022)近10个交易日的涨幅也达到了35.35%。此外,低价股还出现了一些大牛股,诸如美好集团(000667)在短短10个交易日里的涨幅就高达63.4%。
而在其他低价股都上涨的同时,银行股的涨幅却并不大。以农业银行为例,其近10个交易日来的涨幅为13.04%,勉强跑赢同期大盘11.24%的涨幅,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的股价则跑输同期大盘涨幅。“银行股涨幅不大主要是其盘子较大,且目前不属于市场热点,场内资金参与度不高。”中信证券(600030)一位分析人士如是说。
低价股多属特定行业
在市场人士看来,钢铁、造纸和航空等行业一直是前期市场上低价股所处的主要行业,因为这些行业近几年的景气程度并不高。据统计,目前4元股中数量最多的为钢铁股,有12只,而造纸业企业有2家。
银行企业也常常出现在低价股中,截至昨日,工行等多家银行股股价在5元以下。不过,银行股股价低并不代表它们业绩不好。以农行为例,虽然股价最低,但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却很强。公司最新公布的2014年年报显示,受净利息收入增加等因素的影响,2014年农行实现净利润1795.1亿元,较上年增加132.99亿元,增长8%。“银行板块目前的估值水平普遍较低,且流通盘较大。”私募人士如是说。
需要注意的是,低价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市场热点的转变以及行业景气程度的变化,低价股也可能出现大牛股。”上述中信证券分析人士说。而交易数据显示,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工商银行也曾最高涨至9元/股。(投资快报)
董希淼:买股票看市盈率还是市胆率
牛市或许还会继续。但这么多年来,还真没认识几个炒股炒成国内富豪的客户。做财富原始积累,或许可以重仓下注赌一把;做长期资产配置,靠的还是复利滚动的力量。1年赚25%不稀罕,10年都25%就很牛了,20年都25%地球人都稀罕你啊!
最近,A股市场似乎是疯了。比如前天,在“九连阳”之后,还上演了一出过山车式的巨震行情。两市成交金额更是高达1.44万亿,创下历史新高。
诗曰:大风起兮猪飞扬,大爷大妈急入场。证券营业部前面,又叫起号子排起长队了。长期奋斗在广场舞战场上的大妈们也弃舞从股了,白发苍苍的老大爷步履蹒跚地赶来了。
在这样亢奋时刻,也有胆子小一些的,尽管杀入了股市,但还心存疑虑:股指涨这么快,还能不能安静地买股票了?或者问:买哪些股票更靠谱?
那么问题来了,该拿哪些指标来衡量要不要杀入股市、买不买个股?于是,教科书上的那一大堆名词指标就次第出场了。
首先出场的,当属市盈率。书上说,市盈率(PE)是指每股股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即:每股市价(P)/每股盈利(EPS)。
作为反映股价相对水平高低的基本指标,影响市盈率的因素很多。从微观上上看,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成长性及投资者信心等相关。
一般认为,股票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可能具有泡沫,价值可能被高估。如果一只股票市盈率大于100倍,表示投资者要用100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投资。
市盈率指标在投资者投资决策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早在20 世纪20 年代,市盈率这一概念就出现于华尔街。现在,市盈率已然成为各国乃至世界资本市场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析指标。当下,沪深3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为12.5倍,接近历史均值。
除了市盈率之外,市净率(PB)也是一个重要参考。市净率是指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即:每股市价(P)/每股净资产(BV)。
一般来说,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相反则投资价值较低。股票市净率低,万一上市公司倒闭,清偿的时候可以收回更多成本。当然,还要考虑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经营情况、盈利能力等因素。
与晦涩的市盈率、市净率相比,近年来出现的“市梦率”就显得超凡脱俗了。“市梦率”,原本用于形式高科技网络股的市盈率如梦幻一般,离奇的高。
市盈率是以每股盈利为分母、股价为分子计算出来的。但是很多网络股并无利润,有的甚至还是亏损的。在分母为负值的情况下,市盈率怎么算?于是,好事者想出办法,用“市梦率”来代替。
“市梦率”,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以崇尚成长性作为投资理念的。其实,很多网络公司的所谓成长性,并无业绩基础,好像只要有梦幻般的预期就行了。但是,美国股市上网络科技股泡沫的破灭,无情地粉碎了这个梦想。而我们的“互联网+”,也会催生“市梦率”么?
不过,这些个比率啊指标啊,很多想着一夜暴富的股民们都闻所未闻:市盈率是个啥嘛,我只关心什么时候到10000点!大爷大妈更是不屑一顾:小伙子,别整那些没用的,我就问你,现在买那只股票能拉3个以上涨停?
于是,“市胆率”闪耀登场,成为一个新的风向标。什么是“市胆率”?大概是指股票市场上,全部股民与激进投资者的比率,后者胆大包天,无知无畏。这在教科书上,是找不到定义的。但是,上周的新增股票账户数单周达到114万,创出近七年来的新高。而自3月以来,短短三周内,多达252万户新股民蜂拥入市。
一时间,“闭眼输代码,睁眼抓涨停”、“不怕买错,就怕没买”等等说法,开始在坊间不断弥漫和扩散。有人急着卖房炒股,有人忙着贷款入市,还有人借助“两融”、配资来提高杠杆。问世不久的“市胆率”,似乎已不足以反映这一盛况。于是,升级版的“市疯率”出现了。问世间股为何物,直教人疯狂相许。
久居海外的陈思进先生认为,中国股民进入股市不是为了投资和分红,所以市盈率在中国散户股民的心目中是不存在的。他们重在一个“炒”字,把股价炒上来,再炒上去,唯一目标是搏取两者间差价。一旦炒准了或者碰上大牛市,少数人在短期内可能赚钱,甚至赚大发了,成为众人眼中的土豪哥。
但是,这样真的好么?没错,现在是牛市,可能正处于上半场。但在牛市中,你就一定能赚到钱吗?年前那一波行情中,不少人“熊市中赚到的钱,在牛市中亏光了”,至于“满仓踏空”的悲催,更是比比皆是。
更重要的是,股市从来都不是只涨不跌的。君不见,2007年10月上证指数冲高到6124点,一年后便跌落至1665点。市场变幻,风云莫测,从来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当年股指直线下坠的时候,市场上鬼哭狼嚎,股民们魂飞魄散,“市胆率”、“市疯率”恐怕也变成了“市鬼率”、“市魂率”。
当然,有人说,“市梦率”应该重新被定义。当下“市梦率”中的“梦”,是“中国梦”的“梦”。因为资本市场的振兴,承载了决策层和老百姓太多的梦想。这不,从李克强到周小川到证监会发言人,近来无不为资本市场鼓气加油。而且,我国居民财富配置中股票占比仅为3%,远低于美国的29%。在现阶段,居民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票不会停,增量资金入市的趋势不会改。
牛市或许还会继续。但这么多年来,还真没认识几个炒股炒成国内富豪的客户。做财富原始积累,或许可以重仓下注赌一把;做长期资产配置,靠的还是复利滚动的力量。1年赚25%不稀罕,10年都25%就很牛了,20年都25%地球人都稀罕你啊!
“市胆率”,其实就是“市傻率”。投资理财,还是要靠冷静的分析和专业的判断。如果缺乏股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只凭着一时的意气,盲目跟风,任性操作,那不是胆子大,而是很傻很天真。这样的人,充其量是“市傻率”中的分母而已。
还是那句老话: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新浪财经)
局部大跌风险接连出现 资金习气难改挖下一热点
昨日本栏目谈到原"第一高价股"全通教育跌停所引发的纯概念炒作个股的泡沫破裂风险。仅仅一天,这种情形就再次出现,纯概念炒作泡沫风险继续扩散,急需小心规避。
就在周四,随着全通教育的跌停、朗玛信息的涨停,第一高价股的"宝座"马上易主。不过这些所谓的"股王"运气仿佛都不好,今日早盘刚刚上位的朗玛信息股价就大幅下跌,盘中一度跌停。
由此可见,高位股的大跌并不是单只个股偶然事件,大幅炒高的风险已经暴露。我们广州万隆认为,之前在流动性宽松预期的刺激下,整个市场并不缺乏资金,多数个股都走出了一波上涨的行情。不过风险总是伴随着上涨出现,特别是一些本身业绩增长缓慢或是股价已经大幅上涨透支成长空间的个股,不管是政策面、消息面一有变化,很容易出现大幅下跌。目前这种风险正在扩散,投资者宜注意规避。
那么炒作资金从此类高位股撤离之后会投向什么板块?权重蓝筹?目前看来,在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投资风险偏好较强的背景下,虽然蓝筹股股指优势非常明显,但在A股历来的概念炒作的习气下,短线弹性有限。反而是一些具有持续催化剂,股价相对较低的概念,如国资改革、金融改革(自贸区与互联网金融)、一路一带等有望成为下一个热点。(广州万隆)
脑机接口、减速器、电力、汽车、煤炭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板块活跃,人形机器人概念走高。
截至收盘,沪指涨0.11%,深成指涨0.52%,创业板指涨0.61%。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2900只个股上涨。
充电桩、消费电子、CRO、小米汽车概念股走强,乳业、AI算力、光伏题材走弱。
乳业、可燃冰、游戏、啤酒、零售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黄金概念跌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