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对“雾霾”早已深恶痛绝?您是否对燃煤发电厂早有芥蒂?
如果有一家能够煤炭用的少、发电多、排放的污染物少的惊人的发电厂出现,你会不会眼前一亮。
今天,《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就带您一起探访全球燃煤火电效率最高的发电厂——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下称“上海外三厂”)。
发电厂办公楼入口处
上海外三厂目前运营的两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于2008年6月建成投产,当年的煤耗就创世界纪录,且逐年大幅降低。2013年,两台机组在负荷率78%情况下,含脱硫和脱硝的实际运行供电煤耗达到276.82克/千瓦时,远远低于原世界记录保持者,丹麦NORDJYLLAND电厂3号机286.08克/千瓦时(2009年)和日本排名第一的矶子电厂1号机303.7克/千瓦时。
电厂内部运行的机器
发电厂排放的气体
机组投产后开展的世界首创“零能耗脱硫”和“节能型全天候脱硝”、“脱硝催化剂高效延寿”等一系列技术改造,解决了“低温热能回收时的硫腐蚀”;“脱硝装置低负荷退出运行”等多项世界级难题,在显著提高机组效率的同时,大幅提高了环保性能。
发电厂内绿化
记者注意到,3月27日下午3点多的实时检测结果显示,该厂7号、8号机组的二氧化硫排放指标分别为15.91 mg/m³、12.96 mg/m³;氮氧化物排放指标分别为21.35mg/m³、11.78mg/m³;烟尘排放指标分别为8.15mg/m³、7.79 mg/m³。而欧美现行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标标准分别为200mg/ m³、200mg/ m³、20mg/ m³。该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甚至达到了超净排放标准。
环保指标实时监测数据
当然,这并非终点,一项更为先进的技术将在上海外三厂进行应用。
上海外三厂总经理冯伟忠发明的“高低位分轴布置高效超超临界技术”,采用独创的双轴“高低位分轴布置技术”,以现有600℃高温材料和超超临界装备技术为基础,按照优化的1350MW容量,两次再热设计。
高低位分轴布置的汽轮发电机组模型
该设计可以极大地缩短了高温高压管道,既能大大降低管道投资,又能显著降低阻力和散热损失等一系列问题,提高了机组效率,从而打开了二次再热、700℃技术发展的瓶颈。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节能减排中心主任王凡在“APEC提高燃煤火电效率创新技术论坛”期间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采用高低位分轴布置高效超超临界技术的机组,能在目前600℃超超临界机组单位造价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使得机组效率再相对提升5%,加上上海外三厂目前已经成功应用的一系列节能减排创新技术,能使机组的设计供电煤耗达到251g/kwh。”
“如果该技术在全国大范围应用,可以将目前煤炭发电厂机组的平均净效率由38%提升至48.92%。远超国外正在研发中的下一代700℃高效超超临界机组的设计净效率(日本46%,欧盟47%)。”王凡表示。
据了解,将来一旦700℃合金材料成熟,采用该技术,机组设计供电煤耗能进一步降至236g/kwh(净效率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