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将缴纳职业年金,并在退休后享受相关待遇。
继今年1月《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下称《决定》)出台后,4月6日,国办公布《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下称《办法》),明确职业年金采用个人账户制,单位与个人分别缴纳本人缴费工资的8%与4%,全额计入个人账户。《办法》甫出,引起广泛关注。
《办法》的出炉,意味着我国养老“并轨”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但是,什么是职业年金呢?它如何缴纳?如何领取?又会对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养老保险大家都知道,但职业年金是啥?
职业年金是一种国际上通行的补充养老保障制度。《决定》明确提出,“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养老。《办法》规定,今后机关事业单位将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建立职业年金,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从本质上看,职业年金是职工工资的延期支付,这种延期支付的目的,是为职工未来的退休养老做准备,以避免基本养老保险不足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办法》明确,工作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由本人选择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的方式。可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契约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也可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
例如在四川是这样实施的。四川省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四川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通过新建立的职业年金,将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组成收入来源。下图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内容。
信息图来源华西都市报
个人缴费基数高于基本工资,但非全部工资收入
职业年金缴费基数是如何确定的?“我最关心的就是缴费基数是多少!”国家某部委公务员王钦任职正科3年,月收入5400元左右,其中工资只有1900元左右,其他都是津补贴。“要是按照1900元的工资缴费,那就亏大了。”他说。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缴费基数是上一年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补贴和已经规范后的津补贴;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缴费基数是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补贴以及绩效工资。
“改革性的补贴、奖励性的补贴暂时不纳入缴费基数。”这位负责人说。
也就是说,假设国家某部委一公务员任职正科3年,月收入5400元左右,其中工资占1900元左右,其他都是津补贴,那么其缴费基数是5400元。
职业年金怎么领取?
根据《办法》,职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在三种条件下领取职业年金。
第一种情形是“退休后按月领取”。《办法》规定,工作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由本人选择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的方式。第二种情况是工作人员出国(境)定居人员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第三种情况则是工作人员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办法》明确,未达到上述职业年金领取条件之一的,不得从个人账户中提前提取资金。
例如60岁退休的工作人员,其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39。假设其职业年金滚存总额为40万元,如果退休后他选择按照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那么他可以按月领取400000/139=2877.7元。除了基本养老金外,他的职业年金收入每月有2877.7元。
职业年金来了,你的待遇会变吗?
职业年金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而是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年金来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会发生什么变化?
根据《办法》要求,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也就是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需要从自己工资中扣除一部分来缴费。这样会不会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感到实际拿到手的薪水、或者说当前的实际待遇下降了?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贡森分析,从整体上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拿回家的钱不会少。尽管个人在工作期间、缴费期间需要个人缴费了,但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也会略有增加。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配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配套完善工资制度,也就是说,这次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同步推进,同步实施。
人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表示,此前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出台后,已确定公务员要参加养老保险,人社部也宣布,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公务员月人均将实际涨薪300元左右。预计随着职业年金制度的实施,有关部门可能还会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弥补公务员因缴费而产生的新支出。换言之,预计公务员的工资将在自行缴费之后,还能基本维持之前的待遇水平,不会出现明显降低。
职业年金对养老有多大影响?
就个人而言,其养老金实际替代率除与制度设计相关外,主要取决于本人参保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基数、费率以及退休年龄。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替代率一般在70%至90%之间,平均替代率水平接近80%。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在编人员都要参加养老保险,缴费费率和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致,对于满缴费35年的人员退休时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占在职工资的比重)将接近60%。
从制度设计上来讲,为了保障改革之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不降低,除了设置过渡期并发放过渡性养老金之外,职业年金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职业年金并进行投资运营等,预计能将退休人员的所有养老金的替代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这与改革以前的可行性相比将大致相当,能够从总体上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待遇基本上不降低。
此次《办法》建立职业年金的目的更强调保障性。作为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能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实际上承担了增加风险分散,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等作用。从规定来看,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工资、职级工资、绩效工资等工资性收入纳入缴费基数当中,这是没有争议的。
从本质上看,职业年金是职工工资的延期支付,这种延期支付的目的,是为职工未来的退休养老做准备,以避免基本养老保险不足导致生活水平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年金将对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缓解财政压力发挥重要作用。
国外养老、职业年金什么样
美国: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
在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之外,美国政府和一些公司还建有各自的退休金制度,即为美国版本的“职业年金”。
美国公职人员:“联邦雇员退休制度”
政府工作人员除参加社会保障制度、缴纳社保税之外,还必须每月上缴工资收入的1.3%,政府工作人员退休后可根据其退休时的薪水、工龄长短等领取相应的退休金。
日本:国民年金是养老金制度的基础
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可以分为公共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公共养老金包括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中央政府承担公共养老金的全部行政管理费用,并且提供国民年金支出的一半。国民年金是日本养老金制度的基础,强制加入,奖金来源于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和国家财政预算。
日本公职人员:共济年金
共济年金是指日本公务员所加入的制度,各类公务员在加入共济工会后成为该工会的会员,同时也成为国民年金的被保险者。根据加入共济组合保费不一样,一般为总收入的11%~14%(国家财政和个人各承担一半)
英国:由国家养老金计划、职业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养老金计划等三个支柱构成。
其中职业养老金参与者占英国全部人口的45%左右,已经成为英国养老金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部分退休人员的主要收入来源。所有年收入7475英镑以上、年龄在22岁到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没有参加任何职业养老计划的都将“自动加入”职业养老金计划。雇主缴纳雇员工资的3%,雇员本人缴纳4%,政府以税收让利的形式计入1%,合计8%的缴费注入雇员的个人账户。职业养老金计划积累的资金主要投资于以股票为主的资本市场。
一财网综合新华网、东方早报、西安晚报、经济日报等报道
相关阅读
明确万能险提供最低保证利率,允许保险公司在满足相应约束条件时,对万能险产品调整最低保证利率,特别是在利率下行期,可以通过降低最低保证利率,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同时,对期缴万能险适当提高基本保险费上限,鼓励发展长期万能险。
当不同来源的养老服务人才入市后,拥有不同学历、专业背景、工作经历、职业技能证书的院校学生、社会就业人士进入就业市场,谁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要求保险集团聚焦主业,简化股权层级,防止无序扩张;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以控制为基础,兼顾风险相关性,确定并表管理范围。
尽管在院校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已嵌入老年护理课程,但刚从护理院校的毕业生还难以满足医院、养老机构、社区及居家等多重场景下的老年护理需求,与此同时,护理专业学生选择老年护理方向的意愿还较低。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开展重大股权投资,可以投资保险类企业、非保险类金融企业,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医疗、汽车服务、科技、大数据产业、现代农业等企业,符合监管规定的共享服务类企业,以及金融监管总局认可的其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