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公开报道称,隆平高科的超级稻在安徽出现大面积绝收,受灾农民质疑水稻种子生产企业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高科)涉嫌虚假宣传、隐瞒品种缺陷。
记者注意到,昨天A股市场个股跌多涨少。农林牧渔板块下挫2.21%,其中隆平高科下跌5.12%,报收于22.98元,居板块跌幅第4位,该股昨天跌幅居今年单日跌幅之首。该股今年涨幅为16.71%。截至记者发稿,隆平高科未对事件有公开回应。
今年3月中旬,隆平高科发布业绩快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8.15亿元,同比下滑3.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95.03%,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6元。因审计工作量较大且进度未达预期,公司拟将年报披露时间推迟至4月28日。对于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增,隆平高科解释称,公司于2013年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以及公司于2014年处置新疆银隆农业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或有权益取得税前收益6395.50万元。
“两优0293”曾多次绝收
4月9日,记者致电隆平高科执行总裁彭光剑,他表示,此次“两优0293”在安徽减产绝收,主要是自然灾害导致,“安徽的品种普遍都出现了稻瘟病的状况,不仅是我们这个品种。”
记者同时发现,“两优0293”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类似安徽这样的减产现象,并非孤例。
据《南方周末》报道称,受稻瘟病影响,去年10月,安徽蚌埠、安庆、合肥、滁州、马鞍山、淮南等六市种植的“两优0293”水稻大面积减产、绝收,穗子以下逐渐变灰乃至变黑,掐断了输送养分的通道,“500公斤的产量变成了50公斤,甚至颗粒无收”,受灾面积超过万亩。
当地农民发现,“两优0293”内外包装不一致,外包装显示抗性5.6级,即发病率不到25%,内包装又说明抗性最高9级,即发病率有可能超过50%,甚至达到100%,其中涉嫌虚假宣传、刻意隐瞒品种缺陷,招致重大损失。
记者电话联系彭光剑,他表示,从去年两次组织专家的鉴定意见来看,减产绝收主要是因为区域性的突发异常天气,“据我们了解,安徽的品种普遍都出现了稻瘟病的状况,不仅是我们这个品种。”
记者整理媒体报道发现,除安徽外,“两优0293”曾在江苏多次出现绝收情况,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底,“两优0293”使得当地一百多户800亩水稻减产绝收。农博网信息显示,2012年,江苏邳州的“两优0293”水稻,在短短半个月内突然大面积穗颈腐烂死亡,死亡面积达600多亩,同样是由稻瘟病引发。
据《南方周末》报道,“实际上,尽管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已将试验田中超级稻亩产量,从800公斤攀升到1000公斤以上,但中国水稻实际亩产却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依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计算,2013年,中国实际水稻平均亩产量仅为447.8公斤。”
超级稻被下“逐客令”
公开报道指出,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的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10月,安徽蚌埠、安庆、合肥、滁州、马鞍山、淮南等六市种植的“两优0293”发生大面积减产、绝收,受灾面积超过万亩。此后半年内,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下属的种子管理总站多次向国家农业部上书,要求重新审定超级稻“两优0293”的种植区域,希望“不再包含我省”。2015年3月以来,受灾农民与隆平高科在补偿数额上再起争端。
报道还质疑,迄今为止已有111个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推向市场。这些稻种是否真的像破世界纪录时那般“超级”?为全国增产增收贡献几许?为何在业内田间总是争议不断?
另据了解,今年2月10日即有媒体公开报道此事,安徽省蚌埠市农民反映,当地去年1万多亩稻田出现大面积减产,部分绝收,“两优0293”被认为是问题稻种。当地官方认定,天气是导致农民受损的主要原因,被指销售涉事稻种的公司亦否认“虚假宣传”等指控,但部分农民未停止维权。
当时隆平高科董事会秘书陈志新对外界表示,“两优0293”销售、宣传中是否存在虚假和欺骗,他不予评论。但种子高感稻瘟病的特点在农业部品种审定公告中已经明确说明,“两优0293”销售区域也是经过农业部门审定的。安徽省是审定区域,以前很少发生稻瘟病,今年是反常情况。
另据江苏徐州媒体2012年9月11日报道,徐州市下辖的邳州宿羊山镇坊上村600亩“两优0293”水稻,半个月内突然大面积穗颈腐烂死亡。邳州市农委法规处负责人称,农业部公告(第706号)审定意见中明确规定,“两优0293”水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的长江流域种植,但徐州并不包括在内。
在新的统计规则之下和随着产业生态进一步扩张,安徽有可能在今年超过广东登顶全国汽车产量第一省的位置。
扩大住房公积金提取范围,实施差异化购房信贷支持政策,全面放开异地贷款、“商转公”。
2024年全国累计生产粗钢10.05亿吨,同比下降1.7%,粗钢表观消费量8.92亿吨,同比下降5.4%。整体看,钢铁消费降幅明显大于产量降幅,市场供强需弱的态势未改。
要加强对开发区筹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以发展实体经济为主的功能定位,聚焦做强做优主导产业。
携手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